柴橋林家古厝迎曦山室,
位於新竹市明湖路690巷16號,
距離清草湖風景區入口不遠處。
這棟古厝屬於百年歷史
之典型的閩式三合院,
二進六護龍,
格局方正坐西向東,
前有湖光後擁山色。
迎曦山室
不但命名雅緻,
精雕細琢的建築也很有可看性。
柴橋
最早出現於1946(民國35)年,
係客語中木橋之意。
清晚期在客雅溪中游谷地,
形成一個青草湖莊,
而在石屑崙一帶,
也有一個聚落以
隘寮為主的石屑崙莊。
日治時期的1901年,
以兩庄為基礎,
設置青草湖庄,
歸新竹廳香山區。
古厝以泥土磚做建築主體,
所有的裝飾毫不馬虎,
出簷的木構件,
無論是瓜筒、獅座、雀替、員光,
以及入廳堂的格扇,
可以說是無所不雕。
牆身轉角處的墀頭
也有精美的交趾陶裝飾,
即使久歷風霜而褪色甚至破裂,
仍能想見當年的多彩與精細。
如同書卷的冊頁匾,
顯示書香人家的味道,
寄望後代子孫出頭天,
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古厝裡看得到的各種花草鳥獸圖形,
其實都不脫吉祥、福氣以及教忠教孝,
護龍的裝飾懸魚,
就是以孔明夜獻出師表等故事,
倡導忠孝節義。
此處屬於私人宅邸,仍有人居住,
參觀時必須先向屋主打個招呼,
尊重主人意願及隱私權。
柴橋古厝
外圍的紅磚牆以現代眼光看起來是過於平凡,
但若是將時空拉回一世紀前古厝年代,
紅磚可是最昂貴高級的建材,
以最好的建材當做門面,
看不到的地方採用便宜的
泥土磚(土埆厝)、竹編牆,
再刷上白漆掩飾,
正好符合我們愛面子的民族性。
走到隔壁鄰居,
新穎的建築物,
對比之下,
相差一世紀遙遠,
由現在走回古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