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苗栗縣巨足登山協會
2017年8月18日起花東3日遊,
翌(19)日中午在瑞穗鄉
富臨天下餐廳用過午餐,
接著往富里鄉竹田村
六十石山賞金針。
我們遊覽車停在富里鄉農會停車場,
換8人座小巴接駁車,車程約半小時。
六十石山
位於富里鄉竹田村東側,
海拔800公尺的海岸山脈,
面積300公頃的金針田,
為什麼叫六十石山呢?
據說在日治時期,
一般稻田每甲收成僅有四、五十石,
而這一帶的稻田,
每一甲地卻可生產60石,
所以稱六十石(ㄉㄢˋ)山。
另有一說,
在日治時期,
這片山原是繁茂的樟樹林,
為提煉樟腦而被砍伐一空。
結果發現在空曠的山坡上,
散佈著60塊巨大的石頭,
所以命名為六十石(ㄕˊ)山。
從台9號省道,
轉六十石山產業路,
經過一段蜿蜒的山路,
坐在車上左搖右晃,
半小時即到六十石山的金針栽植區。
無邊無際的金針花田,
有如一張張碧綠的毛毯,
綿密舖蓋在山嶺上,
形成美不勝收的樸質風情,
據說是鄉公所
出資請農民栽種的金針花不要採收,
以吸引外來觀光客,增進鄉民的收益。
在這裡迎著山風,
彷彿變身在空中翱翔的飛鳥,
悠遊自在地徜徉在這片翠綠山谷裡。
8~9月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
也是六十石山人潮最多的時期,
窄小的產業道路上,
擠滿上山觀賞金針花的遊客,
雖然是沿路車潮塞塞塞,
仍然阻擋不了熱情的觀光客。
六十石山清幽迷人的風情,
從山上俯看花東縱谷,
猶如一幅彩繪油畫。
金針花
又稱一日花、忘憂草,
每年7~9月綻放,
是花東地區農民賴以為生的農作物,
因成熟的花苞僅一天的採收期,
開花後無法製成食用金針,
失去經濟價值,
未採收而開花的金針花,
成為美麗的金針花海。
我們在這裡集合大合照。
花蓮大量栽種金針花時,
是以嘉義移民過來的住民最早開始,
因1959(民國48)年八七水災,
許多農民一夕間失去所有,
於是大批移往地廣人稀的後山,
但因平原地區已被先期移民所墾植,
只好選擇山麓或丘陵地帶
居住並栽種各式農作物。
政府自2000(民國89)年開始,
在金針產區發展休閒農業,
六十石山每年到金針花盛開,
滿山黃金色的金針,
風景如畫,磅礡氣勢,
所以有台灣小瑞士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