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眾神領域情迷希臘列島11天旅遊,
2015年9月20日在聖托里尼島,
是希臘大陸東南200公里的愛琴海上,
由一群火山組成的島環。
是希臘最著名的度假島嶼,
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4千餘人,
多為希臘人。島上建築藍白相間,
襯以蔚藍大海,美不勝收,是著名旅遊勝地。
每年4-10月都是遊遊旺季,
是島上的主要經濟來源,
遊客與我們一樣,
坐豪華客輪停在火山口與中心區的海港中,
再以小船靠岸,換搭纜車或驢子上高處的市集。
冬天及初春時節因為天氣不好,
旅店關閉及船隻停行,
居民及商戶也大都回到內陸,
留在島上的人不多。
聖托里尼島
3,600多年前發生一次幾千年來最猛烈的火山爆發,
留下一個大火山口和幾百米厚的火山灰,
有厚達60公尺的白色火山灰沉積,
它們的底部才是當時的地面。
1704年一個海底火山爆發,
逐漸形成現在的新卡梅尼島,
火山活動的中心,
20世紀發生3次噴發,
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
島上沒有溪流,因此水源短缺。
直到1990年代,
島上居民用水主要靠收集房頂及天井的雨水、泉水,
甚至從其他地方進口,
現在島上有海水淡化廠,
提供居民和遊客日常用水。
希臘政府在2010年2月欠債3千億歐元,
無力償債而導致國家破產,
其他歐元區國家擔心希臘的危機,
會對他們造成重大衝擊,
釀成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在2011年幾乎導致歐元區瓦解。
希臘急需解決的問題
包括了降低失業率,
以及進一步的經濟重組,
包括幾個主要國有企業的私有化,
社會保障體系、稅收體系的改革,
以及減少官僚系統的缺失。
近年希臘每年吸引超過1,600萬人,
旅遊業在2008年佔該國GDP的18.2%。
每位旅客在希臘平均消費1,073美元。
2008年希臘有84萬個職位,
直接或間接與旅遊業相關,
佔全國勞動人口的19%。
這艘看來很破爛的獨木舟擺在這裡感覺很不搭調,
不知道在傳達甚麼樣的訊息?
我們同團8位美女團友,
在這家餐廳門口擺姿勢拍照。
牆上畫著一位女廚師端著一大盆的魚,
好像準備要煮,
SICENCE1985,GREEK TRADITIONAL,
應該是說明是自1985年開始營業的希臘傳統口味餐廳。
希臘的餐飲有著悠久的傳統,
早在西元前330年,
希臘的美食家就寫出歷史上的第一部有關烹飪的書。
古羅馬有關於魚的圖像記載主要是鑲嵌畫,
鮮魚因容易腐壞,只有很短的味賞期限,
因此價錢較一般肉類貴,
後來將魚類捕至鹹淡水魚塘養殖,
但有些魚種則較難養肥。
希臘半島
因地質為海洋環境下的槽狀地,
故多石灰岩的喀斯特溶蝕地形,
也造成另一種崎嶇景觀。
物產不算豐富,
海鮮、香料的運用很多,
都依靠地中海供應的各種魚和海鮮,
水果、蔬菜、穀物也有出產,
但缺乏乳製品及牛肉,
橄欖是上帝賜予的好禮物,
最好的橄欖油更是來自希臘。
地中海飲食,即混合著新鮮蔬果,
包括番茄、花椰菜和黑莓,
以及烤魚,像鯷魚和鮪魚,
再淋上希臘人最愛的橄欖油,
用橄欖油是希臘料理的一大特色,
希臘飲食重視蔬菜、全穀類、水果、豆類、堅果和魚,
每日攝入的熱量有40%來自橄欖油及其他油脂,
還會喝上一兩杯葡萄酒,
希臘早在6,000年前就有釀酒工藝,
酒與希臘古老的文明緊緊相連。
教堂屋頂這3座銅鐘,
美得有如巧奪天工。
在平時,
清晨的鐘響,
是喚醒修道人晨課靈修;
傍晚的鐘響,
是告知勞動的村民歇工返家;
主日的鐘響,
是催促信徒準時聚會。
總之,教堂鐘聲敲響一定是為了某個原因,為了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