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斷崖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轄下景點,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海岸斷崖,
自蘇花公路和平至崇德之間,綿延21公里。
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石崖,
海拔在800至2,408公尺間的清水山,
夏天由東面太平洋水氣所形成的雲霧,
在清水斷崖上方繚繞。
沿線山嶺高聳,地勢陡峻,
幾成90度角拔起於太平洋,氣勢雄偉。
構成斷崖的岩石主要是綠色片岩、片麻岩及大理石,
歷經多次板塊碰撞與隱沒作用,
又位於山海交接地帶,
造就斷層崖壁、三角洲、溪谷及海岸等特殊景觀。
岩石較不易風化崩落,
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
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
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洋間,
好像騰雲凌空,上有巨壁千仞,
下是汪洋萬頃,真是驚險無比,
感受前人拓荒築路的艱辛,
所見正是山海與人的壯麗詩篇。
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太平洋海天一色的藍色驚艷,
臨海舊道多數路段因屬落石頻繁危險區封閉。
目前僅規劃開放匯徳景觀道路(步道),
位於匯德隧道北口休憩據點舊道路段,
景觀道路開放終端臨海路段為徒步區,
設有臺灣八景—清水斷崖石碑及觀景臺,
為清水斷崖絕佳眺景點。
清水斷崖的生成在南澳造山運動,
因受到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
持續碰撞擠壓下,被抬升而形成斷層線崖。
由於世界甚少有極大落差的海岸斷崖,
崖高谷深的自然景觀,
使這裡成為世界罕見之海岸斷崖。
清水斷崖沿岸
受太平洋的海水不斷拍擊侵蝕,
以及其上的岩壁受到地震、颱風等衝擊,
崩解墜落至坡腳或海中,
使斷崖與海水之間留有大小不等的大理石堆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