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大學同學揪團,
2016年8月20日
攀登溪洲山
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石門水庫北側,
隔著石門大壩與石門山遙遙相對。
溪洲山、石門山都名列台灣小百岳,
為桃園名山。
溪州山是小百岳之一,
海拔577公尺,
起登點在康莊路與福山一路交叉口,
陡上有些挑戰性。
這裡距離桃園、龍潭、平鎮不遠,
所以登山客非常多。
從康莊路登溪洲山,
有三個登山口,
我們要從海拔145公尺
爬升到577公尺,
約爬升432公尺,
有一點小挑戰。
溪州山山路路況清晰,
修築良好,
尤其稜線步道,
非常寬大好走,
且全程都在樹蔭下走,
一年四季來走都可以。
溪洲山的溪洲、新溪洲,
原本都是地名,
溪洲是指溪洲山山腳下
大漢溪畔的沙洲地。
史料記載最早於清朝道光年間,
1861年先民在溪洲建立福山巖,
祀奉清水祖師,
所以靠近福山巖的山稱溪洲山,
而接近石門水庫溢洪池一帶
的沙洲地開墾較晚,
被稱為新溪洲,
所以靠近石門水庫收費站
泄洪池的山稱為新溪洲山,
此二座山都因地名命名。
這裡居高臨下,
可見看見石門水庫的後池(攔砂池)
及桃園台地的美麗風景。
溪洲山靠近石門水庫,
緊鄰大漢溪河谷,
有一顆三等三角點,
既然到三角點水泥樁,
自然要留影紀念。
這裡有塊台地,
應該是熱心山友整理出來的,
上方還拉上可以隔離些陽光的透氣棚子,
可以在這裡休息一下。
這裡也有一桶應該是山泉水,
外殼還寫上我送你一首小詩,
請大家慢慢欣賞。
步道都是在樹蔭下,
曬到太陽的時間不長,
不會覺得很累。
鞍部有一座簡易的愚公亭,
用以紀念一位整理溪洲山步道
及設置休憩設施的山友。
這裡的腹地平坦寬廣,
設有石桌石椅木亭及鞦韆、單槓、
吊環、爬竿等健身器材,供民眾使用。
這裡正好是石門水庫上方,
居高臨下,看得很清楚。
水庫中央有工作船在施工,
應該是清除淤砂吧。
下山了,
走在石門水庫車道上,
沒有累人的登山步道,
在這裡等同是閒晃,
才中午一點多,
時間還很早,
不用急著趕路回家。
經過大溪隧道,
沒有很多車子,
林蔭樹下很清涼。
可以看到石門水庫後池堰及南苑生態公園,
有一座燈會用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塑像。
看到後池大橋,
我曾經來這裡跑半程21公里馬拉松,
有經過這座橋樑。
經過坪林收費站,
應該是走出石門水庫範圍,
沒有被收費,
我們只是出場,沒有入場,
當然是免購票。
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21年11月27日上午
由百吉隧道攀登頭寮山,
接著來到溪洲山。
路線不同,
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裡要拉繩子下去。
山間小徑,
都是一棵比一棵還要大的老樹。
路況不是很好,
但這樣才像爬山。
09:41我們在一塊平地稍稍喘口氣。
在這裡可以看到石門水庫。
在大樹中間留影紀念。
在這裡一樣可以看到石門水庫。
交叉口都有豎立指示牌,
很貼心地告知山友,
比較不會迷路。
在這裡有座溪石亭,
溪石?是甚麼意義?不知道,
就是一座涼亭,登山路過,
可以在裡面休息幾分鐘。
山友們卸下背包,喝口水,
休息幾分鐘再出發。
路牌指示往溪洲山,
不會走錯路。
路過一座高壓電塔下,
南電北送,就是要經過高山。
眺望山腳下大平原。
這段山路很乾燥,
沒有下雨,走起來輕鬆。
在這裡有可以眺望石門水庫。
登山就是在山林間鑽來鑽去,
沒有這種興趣的會覺得無聊。
在山林間行走,
可以多呼吸芬多精。
第二次登上溪洲山。
有三隻很可愛的流浪貓,
應該是飼主帶來這裡丟棄的,
他們的生命力就是很堅強,
好心的山友分些吃的給牠們,
也可以吃得肥肥胖胖的。
遠眺大平原心情舒暢。
有桌椅可以坐著休息,
欣賞石門水庫。
我們軟腳蝦健行隊
2023年12月15日上午
包車到桃園市復興區百吉隧道前下車。
我們09:00在這裡下車
我們在登山口大合照留念,
我是第二次由這裡上山。
我在舊百吉隧道、
總督府古道前留影紀念。
我們在09:10起登,
還算不會很難爬。
前面這一段山路比較陡峭,
稍有難度,
不過還可以忍受啦。
山路旁有繩索可以拉,
我多半靠登山杖支撐上去,
減輕膝關節的負擔。
頭寮山、慈湖往左走,
頭寮山有三角點,
這次沒有刻意去三角點。
我們全部往右走,
溪州山及石門水庫。
溪石亭
上次來也有經過這裡。
在溪石亭前留影紀念。
這裡可以看見石門水庫攔砂池。
溪洲山
位於桃園市大溪區,
海拔577公尺,
為小百岳之一。
溪洲山步道,
舊名福山巖登山步道,
位於石門水庫北側,
隔著石門大壩與石門山遙遙相對,
也是桃園市知名的郊山路線。
溪洲山步道
路況清晰、修築良好,
尤其稜線步道,非常寬大好走,
全程大多都有樹蔭遮蔽,
一年四季皆非常適宜。
左側有鐵絲圍籬,
應該是私人田園,
不宜入侵。
愚公
山上的簡易雜貨店,
喝飲料或是肚子餓有小吃,
補充一下能量。
簡單的帳篷可以遮個太陽,
其實都在樹蔭下,
好處是下毛毛雨時,
可以擋一下。
這裡有桌椅坐下來,
喘口氣再出發。
休息幾分鐘,
背包再度上肩,
繼續今天的行程,
到這裡應該是沒有艱困的路段了。
新溪州山,
與溪洲山鄰居,
海拔475公尺。
大塊鐵製告示牌,
永高登山協會應該是
每周日都會來這裡登山。
可以看到石門水庫集水區,
楓葉已經快要掉光了。
這裡有三叉路口,
直走是石門水庫管理中心,
道路因雲霄園區封閉休園,
禁止入內。
只能右轉往溪州公園。
都是下坡水泥路面,
路況很好,
走起來輕鬆愉快。
溪州公園到了
天氣沒有很冷,
楓葉沒有很紅。
秋冬季,
走在楓林步道,
很詩情畫意吧。
這條楓林步道
等同是桃園人的後花園,
不會偏遠。
可能今年的寒流不夠強,
楓葉沒有很紅。
走過大漢隧道
尋幽訪勝
石門水庫的滯洪池
雲霄咖啡店,
販賣餐食、飲品、甜點及伴手禮等。
石門水庫的壩頂
環翠樓
先總統蔣公銅像,
還沒有遭偏激人士潑漆或破壞。
漁人塑像
在水庫旁向遊客敬禮問好。
石門大壩為中央垂直心層土石壩,
位於大漢溪石門峽谷,
大壩攔阻大漢溪溪水成為水庫,
最大壩高133.1公尺,
為全台第二高的土石壩;
石門大壩原設計為混凝土拱壩,
施工初期因地質未如預期,
於民國49(1960)年變更為土石壩。
觀景台
石門水庫集水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