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南地區 (77)
- Sep 25 Mon 2017 10:26
玄空法寺名大智山-花蓮安通古道3日遊-26
- Sep 23 Sat 2017 08:33
玄空法寺-花蓮安通古道3日遊-25
- Sep 21 Thu 2017 08:56
永興吊橋-花蓮安通古道3日遊-23
- Nov 29 Tue 2016 19:25
台南媽祖紀念公園-台南1日遊-9
- Nov 26 Sat 2016 20:34
台南都會公園池塘之美-台南1日遊-7
- Nov 23 Wed 2016 00:05
台南大廚宴式會場吃午餐-台南1日遊-8
- Nov 19 Sat 2016 22:35
奇美博物館室外藝術-台南1日遊-6
- Nov 15 Tue 2016 00:03
台南都會公園館 黃金阿勃勒-台南1日遊-5
- Nov 12 Sat 2016 15:19
台南都會公園-台南1日遊-4
- Nov 10 Thu 2016 22:00
台南奇美博物館阿波羅噴泉-台南1日遊-3
- Nov 04 Fri 2016 00:03
台南奇美博物館奧林帕斯橋雕像-台南1日遊-2
我們苗栗縣中港溪太極拳協會
2015年5月17日台南一日遊,
在歸仁區奇美博物館外參觀,
走過奧林帕斯橋(OLYMPUS BRIDGE),
兩旁有希臘羅馬宗教中最受崇拜的12位神,
- Nov 03 Thu 2016 14:28
台南都會公園館黃金風鈴木-台南1日遊-5
- Nov 02 Wed 2016 09:29
台南奇美博物館-台南1日遊-1
奇美博物館
位於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台南都會公園),
為奇美實業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所創立,
舊館(仁德區三甲里59-1號)於1992年開放,
利用該公司5-8樓,提供民眾免費參觀。
- Jan 02 Sat 2016 20:45
屏東、台東2日遊-二高關廟服務區-1
- Nov 01 Sat 2014 21:38
台南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係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屬於英屬東印度公司,安平港通商因此英商德記洋行代表馬遜(J.C.Masson)來安平租屋營業,便在英國駐安平領事館北側興建洋房、倉庫,以輸出台灣的砂糖、樟腦,並輸入鴉片為主,德記洋行主要是經營茶葉出口貿易。
在日據時代由於貿易已被日商壟斷因此洋行紛紛倒閉。之後便將德記洋行改為大日本鹽業會社會營業所,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制為台南鹽場辦公室,後來又成為台南鹽場宿舍。
奇美集團所有之奇美文教基金會,本於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之理念,於1979年響應台南市政府的整修計畫,獨捐500萬元作為製作民族英雄鄭成功等之蠟像經費,1981年4月於台南市長蘇南成任內完成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工程。
- Oct 28 Tue 2014 00:16
台南朱玖瑩先生故居探訪
朱玖瑩先生,民前14年在湖南省長沙出生,受家學淵源影響,自幼即長於文史,並經其父啟蒙初習書法;曾任福建省建設廳長、湖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兼代省府主席等職務。政府遷台後,擔任鹽務總局局17年,策劃台灣鹽務的發展,並提昇鹽工生活水準。
朱玖瑩先生書法受到我國各界推崇,專長於顏體,1968年奉准退休後,寓居於台南府城安平寄盧,平日以詩文書法自娛,為南臺重要之書藝傳承與教育者,門生遍佈各地,1988年更榮獲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這裡即是臺南市政府為紀念朱玖瑩先生所規劃的紀念館。
朱玖瑩故居,原本是台鹽的公有宿舍,鄰近的德記洋行與樹屋都屬於台鹽所有,這些老舊宿舍經過市政府整修後,內容多樣且豐富,等同台鹽的歷史文化園區,這裡陳列其書法墨寶,讓來參觀的民眾能看到豐富多元的建築之美與人文景觀。
內部主體完整保留舊有日式木造結構,濃濃的日本建築風格,是許多新人拍攝婚紗照的最佳地點,室內有其各式書法作品,其中又以一整面牆的顏體心經最讓人感到驚奇,散發出濃濃的書法氣息。最引人入勝的就是以楷書、行書、草書等不同字體寫在牆上的心經,不但成為喜好書法者的朝聖之地,更是附近國中(小)學生戶外教學的最好場合,今天已經少有人用文房四寶寫字,到此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國傳統書法之美。
- Oct 25 Sat 2014 07:11
台南安平樹屋
1858年,清廷與英、美、法、俄等國簽訂天津條約,條約載明台灣開放通商口岸。1865年台南安平開港,正式名稱為台灣關,2月,英國領事郇和駐紮安平,洋商於此設立德記、怡記、和記、唻記、東興等洋行,現存規模最大的即英商德記洋行。
安平樹屋,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原為英商德記洋行倉庫,從砌牆古磚研判取自熱蘭遮城紅磚,約建於19世紀末及日據初期,之後作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即為日本人增(改)建。現在倉庫內外多棵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天然藝術。
現場榕樹與建物糾結在一起,讓原本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探險地,猶如台灣版的吳哥窟塔普倫寺。後來倉庫荒廢多年,少有人敢接近,因榕樹被台灣人視為陰性植物,夜晚容易聚陰,附近居民都傳言一但靠近這裡便覺得毛毛的,所以倉庫便成為本地人的禁地,也因此被完整保留。
2004年交通部觀光局結合文建會與台南縣(市)政府共同開發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以古城與古蹟結合文化園區的方式,透過各種景觀再造,建構出融合科技、文化及生態為主題的府城生活博物館。安平樹屋,作為一開放地景藝術,不翻修屋頂,利用已毀壞之屋頂,規劃成樹屋內部開放與半開放空間,讓雨水自然流下作排水處理,地面上有木棧道、榕樹間架設鋼構空橋,參觀動線遊走環繞整個樹屋,由空橋可以俯瞰榕樹樹幹與枝葉,讓人的行為與天然景色和諧共存。
- Oct 22 Wed 2014 08:01
認識台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台灣文學館、合同廳舍、土銀、林百貨大樓
- Oct 19 Sun 2014 09:11
台南孔廟
2014年3月3日下午來到位於南門路(原文廟路)的臺南孔廟,佔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是全臺最早的文廟,於1665年(明永曆19年,康熙4年),陳永華以「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復國計畫,建議鄭經在承天府桂仔埔(鬼仔埔)興建,當時僅設大成殿以祭祠孔子,又稱先師聖廟,之後又設明倫堂作為講學之用,是為全臺首學。
台南孔廟,象徵儒家仁愛精神永不磨滅,人倫大道的必須保持,建築莊嚴宏偉,列屬國家一級古蹟,大成殿上懸掛著,清代以來,帝王、元首頌揚孔子的匾額,從康熙「萬世師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咸豐「德 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光緒「斯文在茲」、蔣介石「有教無類」、嚴家淦「萬世師表」、蔣經國「道貫古今」、李登輝「德配天地」,陳水扁「中和位育」,共計有13面清代皇帝和歷任元首匾額,有另一塊「全台首學」匾額,沒有落款而不知是誰所書寫,據推測可能是當時的台廈道(清康熙年間駐台代表)陳璸所寫。
孔廟的紅色圍牆代表著崇敬高貴,緣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孔廟旁翁鬱的老樹、綠意盎然的中庭,伴隨著古味古香的建築,思古幽情油然而生,這裡不僅是南台的地標,更是梓梓學子心靈所繫。三百年來,孔廟始終維持於春、秋二季舉辦祭典,又以秋季的9月28日孔子聖誕之日必遵古禮38個程序舉行盛大祭典,保存中國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