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我們中港溪太極拳協會
在台南市仁德區奇美博物館參觀,
雖然沒有進入館內看一些寶物,
但室外仁德都會公園一些藝術品就很豐富了,
這座阿弗列德.吉爾伯特( Alfred Gilbert 英國,1854-1934)的作品愛神雕像,
他是浪漫時期的英國雕塑藝術家,
同時也擅長新藝術時期的裝飾風格。
他的傑作是倫敦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的愛神雕像。
這件為紀念沙夫茨伯里公爵(Lord Shaftesbury) 所創作的作品,
讓他獲頒皇家維多利亞員佐勳章。
因個人在藝術領域的重大成就,
吉爾伯特兩次入選皇家藝術學院,
並於1932年受封為爵士。
這件雕像也因其高知名度,
進行數量極少的翻鑄,
其中一件即為奇美博物館所購得,
擺置在奧林匹亞草坪旁。
本雕像取材自希臘神話中的愛神愛洛斯(Elros)。
愛洛斯是美神維納斯(Venus)與
戰神阿瑞斯( Ares)的孩子,
幼年的形象,
是一般人熟悉的小愛神丘比特(Cupid) 。
擁有一對翅膀的愛洛斯,
能夠自由的優遊人間,
手中的金箭,
還可為男女們傳遞愛情。
吉爾伯特所創作的愛神雕像,
單腳站立且張開翅膀,
身體往前傾並擺出射箭姿態,
呈現剎那間的穩定動態感。
雖然室外易遭風吹雨大,
奇美博物館仍然不忘陳設一些國內外藝術品,
看起來以國外的居多數。
作品名稱:寧靜,
作者:葛溫.馬可斯(Gwen MARCUS,美國,1955年生),
2001年創作,材質:青銅。
葛雯.馬卡斯為美國著名的雕塑家。
此作中,藝術家賦予這位身披衣衫的女子多種相對的特質,
像是開放的胴體與遮蔽的衣履,
羞赧的神情但步伐又流露出堅毅。
彷彿將女子內外在的力量,
同時提升到一種平衡。
從女子立像的神情、身軀與姿態,
就如同不同旋律的樂章,
讓觀者感受到如作品名稱般,
一種寧靜氛圍。
奇美博物館後方草坪,
取名為奧林匹亞草坪,
陳設台灣本土雕塑家蒲添生作品-運動系列,
青銅材質,主要源自1988年漢城奧運的女子體操表演。
透過電視轉播,
蒲氏看到體操選手的完美表演而大受震撼,
因此開始著手創作。
以深厚的古典雕塑技法,
帶入現代造形藝術的美感思維,
讓這系列作品呈現出人體運動時的曲線及韻律感。
蒲添生,1912年出生於嘉義,
小學時在畫壇先輩陳澄波的鼓勵下,
以藝術作為終身志向。
19歲赴日深造,
之後進入日本知名雕塑家朝倉文夫門下,
接受8年雕塑教育,
奠定雕塑藝術的技巧。
1941年返台後,
蒲添生開始投入數十年心力在雕塑教育上。
2010年,
蒲添生長子蒲浩明與次子蒲浩志,
將運動系列雕塑放大製作,
成為3公尺的版本,
由創辦人許文龍的弟弟許振東先生購買捐贈給奇美博物館。
2013年11月,
10尊雕像安置在奇美館的奧林匹亞草坪,
期待與國人共享蒲添生的藝術之美。
本作品為人體最大迴旋的動作,
使空間有一種在虛實之中轉動循環不已的力量。
在虛與實的空間之中不停的轉動,
因此暗示出第四向度的時間感,
三度空間架構最典型的作品。
此作表現前空翻的動勢,
是過渡時期一種微妙的姿勢之美。
呈現以右腳著地、身體腰部為中心支點,
向前翻滾的瞬間翻滾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