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宏法社
位於苗栗縣頭份市
東興路37巷17號,
寺前大門牌樓。
歡迎入內,
禮佛參訪。
一樓教室
有舉辦小朋友的活動。
二樓佛畫室,
牆上有懸掛佛像。
處處都可以禮佛。
好多本佛教經典。
天天在這裡讀,
想讀完,
應該要花好多時間。
如果有心研究佛學,
可以靜下心來慢慢研讀。
人間菩薩行讀書會
是我們頭份第二分會
新申請成立的讀書會,
隊呼加上動作!
讀做一個人,嘿!
讀明一點理,嘿!
讀悟一點緣,嘿!
讀懂一顆心,嘿!
人間菩薩行讀書會,
彎得佛,讚啦!+愛的鼓勵。
當天研讀的短文認識自己,
由星雲大師所著,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人間萬事1。
認識自己各位讀者,
大家吉祥!語云: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經典也說:「認識諸世間,不能認識自己。」
世間上凡事都講究「認識」,
認識的人多、事多、物多,
認識的因緣關係愈多,
對自己會愈方便。
但是真正說來,所謂「認識」,
最重要的還是「認識自己」,
與自己有關的認識愈多愈好。
到底人要認識自己的什麼呢?
列舉六點如下:
一、認識自己的環境:人打從出生,有的人生在富貴之家,生活優渥;
有的人出生在窮鄉僻壤,生活條件奇差無比。
先天的環境不同,所享受的因緣條件不同,自然影響發展。
就如佛教也說「佛法難聞,國中難生」,
意思是生長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不容易。
但是儘管先天的條件不同,有的人向環境低頭,
有的人向環境挑戰,例如匡衡「鑿壁偷光」、
孫敬「懸梁讀書」、蘇秦「發憤刺股」、
王冕「放牛畫荷」,乃至韓國圓測大師
偷聽玄奘大師講經等,他們都是認識自己
雖然沒有好的環境,但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環境,
因此不向環境屈服。
二、認識自己的能力:人出生到世間,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子,
也不是人人都能當佛陀,雖然佛教講
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但是「理上佛性平等,
事上因果差別」,本性雖然相同,各人的能力有別。
有的人長於智慧,有的人長於慈悲,
有的人長於道德,有的人長於精神力;
能認識自己的能力,就自己的專長善加運用、發揮,
必有傑出的成就。
三、認識自己的學識:世間上的人,聰明才智,賢愚不等,
學識多少不能冒充。所謂「道德半斤可以充十兩,
學問十兩就是十兩」,有的人不務實,不能認識自己,
一再強求,想要讀書求得高深學問,
但是死讀書、讀死書,求得再多的學問也沒有用。
學問之道要能活用,能把自己所學到的,本份運用,
不要為虛名所誤。學問尤其要憑真功夫,
要講究學力,而不是迷信學歷。一生沒有進過學校的
孔子、耶穌、釋迦牟尼佛,乃至近代的王雲五,
都是自學有成,你能說他們沒有學問嗎?
四、認識自己的因緣:我們見到人家成功,看到別人創業有成,
都會心生羨慕,其實最重要的,要看到自己的因緣。
沒有因緣不能成事,別人的成就是因緣而來,
自己的因緣在哪裡呢?要認識清楚,緣聚則成,
只要有因緣,則無事不成。
五、認識自己的家世:人的前途,靠好的家世成就,
當然有很大的助益。
但家世也不是決定人之一生的唯一因素,
例如朱洪武曾經窮得三餐不繼,
但靠著自己的奮鬥,最後也能當上皇帝;
董永「賣身葬父」之人,靠著自己的勤勞本份,
也能感動仙女成婚。家世不好,
只要自己有條件,也可能改變一切,
所以不要常常怨嘆父母、親人,更不要妄自菲薄,
自己的未來如何,還是要靠自己努力。
六、認識自己的志趣:認識自己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白自己擁有多少,
能發揮多少?尤其要就著自己的志趣加以發揮。
例如喜愛興辦教育,喜歡寫作,或是經商、務農、軍警等;
任何一種事業,只要自己有志趣,就能甘心情願,
做得心安理得,而且持之以恆。就如我一生的志趣,
就是出家為僧,因此在信仰的天地裡,
能夠找到自己,也找到未來,雖已耄耋之齡,
從來不曾後悔,總覺得不虛此生。
因此,做人,認識世界是必要的,認識自己,更為重要。
二○○六年十一月七日刊於《人間福報》
標題有六項:
1.認識自己的環境。
2.認識自己的能力。
3.認識自己的學識。
4.認識自己的因緣。
5.認識自己的家世。
6.認識自己的志趣。
由蕭師兄廣賢帶頭,
就文章中認識自己開始,
每位輪流分段朗讀:
閱讀星雲大師的這篇文章-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的環境中提到,
先天的環境也是會影響學習的重要條件。
文章中鼓勵我們讀書不能讀死書。
認識自己的志趣,
要明白自己擁有多少,
能發揮多少?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寫作文,
題目常常都會有:我的志願,我要當……。
但是,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
志願就越來越小了!
或許目前大家都已事業有成,
退休在家,雖已是耄耋之齡,
還是可以在信仰的天地裡,
真正找到自我。
以前苗栗縣議會饒議長鴻奇先生為例,
他是我們頭份人,
最高學歷僅有國小畢業,
但因肯自我學習成長,
自我研發、創業,申請到多項專利,
甚至考上司法官特考,
最後從政,由里長、鎮(市)民代表,
到縣議會議員、議長等,
很值得我們學習。
要認識自己的因緣,
要先看自己的因緣,
沒有因緣不能成事,
別人的成就是因緣而來。
俗語說:
種善因得善果,
想要得什麼果?先要怎麼栽?
我們要如何和人結善緣?
讀完這篇文章後,
大家可以分享看看自己,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