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苗栗縣巨足登山協會

2022年3月27日台東等3日遊,

下午四點多來到

大武鄉尚武村金龍湖遊憩區。

DSC_0509.JPG

 

原住民排灣族(Paiwan)人的分布,

北以大武山、南到恆春半島、

西到枋寮、東到太麻里及

臺東市新園里的範圍,

屬於中央山脈南段大武山兩側,

包含屏東、臺東兩縣。

DSC_0532.JPG

 

金龍湖,

雙峰夾峙的山凹,

湖面略呈葫蘆形,

宛如一塊靜臥山中的璞玉。

DSC_0511.JPG

 

大武鄉早期為原住民排灣族人的活動範圍,

舊稱「巴塱衛」,

排灣族語意即「拿棒子打」。

早年排灣族自山區

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時,

為避開無法利用的沼澤溼地

便會以棒子敲打加以鑑定,故得名。

DSC_0512.JPG

 

日治時期

將此地更名為大武,

於1920年設置區役場,

1937年改設大武庄

劃歸台東廳台東郡管轄。

DSC_0513.JPG

 

戰後合併原台東郡蕃地

部分設台東縣大武鄉,

1946年將山地部分劃分出來,

另設達仁鄉至今。

DSC_0514.JPG

 

大武鄉在氣候分類上

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因大武鄉位處東部,

花東地區夏季常有焚風

使得大武鄉有數度

成為臺灣最高溫的地區。

DSC_0515.JPG

 

如時間充裕,

在湖畔步道上散步,

將會是很詩情畫意。

DSC_0516.JPG

 

排灣族家屋以石板為材料,

部分地區使用木材、竹與

茅草或土坯為建築材料。

DSC_0517.JPG

 

排灣族服裝早期

以樹皮纖維或獸皮製成衣服,

布匹製作後來改成以

麻、棉或毛線織成方布,

再縫接成衣服。

排灣族貴族女子有較多時間織布,

加上各種專屬的紋路圖騰,

服裝顯的特別精緻華麗。

DSC_0519.JPG

 

看不到當地人士

來這裡休閒活動,

近廟欺神或許可以做為說明。

DSC_0523.JPG

 

排灣族三寶:

古陶壺、琉璃珠、青銅刀,

排灣族的文化傳說中,

古陶壺是祖先誕生的來源,

具有創生的意義。

DSC_0525.JPG

 

排灣族人頭目與

貴族社會地位較高,

身體可刺人頭紋、百步蛇紋路,

擁有較多土地資源,

可向族人徵收土地、山林稅等。

DSC_0526.JPG

 

每年10至11月

是候鳥南遷過冬的季節,

金龍湖生態豐富,

是候鳥南遷最後一塊棲息淨土,

有蒼鷺、黑尾鷸、小水鴨及小白鷺等

冬候鳥會來這裡整理羽翼、覓食,

備受賞鳥人士保護關注。

DSC_0530.JPG

  

我們巨足的山友在這裡

很優閒地坐整排,

欣賞這裡的湖光山色,

約停留半小時,

上車準備用晚餐了。

DSC_0529.JPG

   交通方式
   搭乘火車:搭乘臺鐵至古莊車站,沿站前古庄路直行約700公尺後左轉,續行約1公里即到達。搭乘公車:1.搭乘鼎東
   客運山線8132、8135、8136、8137、8156、8157、8158次公車於尚武站下車。2.搭乘國光客運1778次往來臺東高雄方向
   公車於尚武站下車。沿台9線北上方向行進約50公尺轉入東69鄉道直行約1.1公里後右轉,續行約1公里後到達。繞行湖一
   周約1.6公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shu 的頭像
    wenshu

    wenshu的部落格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