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宮
 
位於基隆市中山區
 
仙洞里中山三路111巷59號
 
是台中市大甲鎮瀾宮的首座分香廟,
 
也是旅居基隆的大甲人信仰中心。
 

DSC_0189.JPG

 

建廟創始人霜宗日治時期

原為大甲地區的鐵路局職員,

後由於臺灣米由基隆港銷往日本,

基隆成立碼頭裝卸公司。

DSC_0190.JPG

 

霜宗於40多歲的年紀,

召集農忙之餘的

大甲鄉親來基隆討生活,

由霜宗擔任班長,

其他人擔任搬運工

興起第一波移民潮

也因此產生信仰需求。

DSC_0191.JPG

 

1958(民國47)年農曆3月,

在基隆碼頭工作的

大甲鄉親組成進香團

隨鎮瀾宮南下雲林北港朝天宮朝聖。

DSC_0192.JPG

 

媽祖騎龍雕像,

媽祖顯靈了。

DSC_0193.JPG

 

同年農曆5月,

仙洞地區鄉親再

由霜宗率領回鎮瀾宮,

恭請天上聖母六媽

蒞臨基隆仙洞地區遶境

並恭奉於仙洞巖

DSC_0194.JPG

 

該年農曆10月進香團

3度前往大甲鎮瀾宮,

經當時主委郭金錕同意,

將六媽分靈到基隆港西岸

神像起初供奉於仙洞巖。

DSC_0195.JPG

 

廟內牆上畫像,

松下問童子

出自唐代賈島的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松鶴長壽

松鶴象徵吉祥、長壽、忠貞等美譽。

勁挺蒼松傲拔山峰,

在松風成韻中,

不畏且不寒,

闡述山明水清之闊度。

DSC_0196.JPG

 

後向地方耆老

租屋並獨立建廟

為求聖地平安遂將

安座處所命名聖安宮

DSC_0197.JPG

 

1967(民國56)年

正式於中山三路現址建廟,

是基隆地區第一座

分靈自大甲鎮瀾宮的廟宇。

DSC_0199.JPG

 

1993(民國82)年破土興建新廟,

歷經近20年完成內部工程

貿易商吳文貫也捐贈樟木

雕成五尺一寸的鎮殿媽祖,

及兩尊四尺二寸的仙女,

於2012年11月25日開光

次月12月4日起一連3天

舉辦入火安座典禮。

DSC_0198.JPG

 

媽祖廟內當然會

有千里眼與順風耳。

DSC_0202.JPG

 

土地公單獨一神龕

接受信徒的膜拜。

DSC_0200.JPG

 

典禮期間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

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郭銘坤

恭迎大甲媽北巡至基隆祈福遶境,

並駐駕聖安宮至入火安座圓滿

DSC_0201.JPG

 

踏入廟內,

只見具有喜氣的

紅色燈籠高掛在頭頂上。

DSC_0203.JPG

 

大神像必須由訓練有素

的工作人員扛著走,

可能新手吧,忙著指導訓練。

DSC_0204.JPG

 

金爐頗為豪華,

這裡位於空曠處,

沒有使用抽煙機。

DSC_0205.JPG

 

順風耳身處於

國泰民安屋頂上。

DSC_0206.JPG

 

順風耳在風調雨順

樓上觀察人間是非。

DSC_0207.JPG

 

基隆聖安宮矮房子,

可能是舊址吧。

DSC_0208.JPG

 

這裡是聖安宮的神轎班。

報馬仔,

又稱探仔馬,就是探路、報信,

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

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

其功能除了探路外,

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

得需通知避開,

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

DSC_020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