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柬埔寨世紀傳奇-金邊風情、
紓壓SPA、華麗自助餐五日遊,
2019年11月21日上午,
參觀小吳哥窟及班蒂斯蕾古剎(女王宮),
中午在TONLE CHAKTOMUK(四面河大餐廳)用過午餐後,
體驗一下當地的嘟嘟車,
換搭原承包的遊覽車,
兩點多,來到塔普倫寺(Ta Prohm Temple) 。
塔普倫寺
又稱Rajavihara,
意指皇家僧院,
位於吳哥城東方1公里處,
建於1186年,
是古真臘吳哥王朝的國王
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
為紀念已逝的母親所修建的寺院,
尊奉婆羅門教及佛教,
主神是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
與尊奉其父親的寶劍寺遙相呼應,
現在崩落毀損的情狀相當嚴重,
僅剩內層與圍牆。
這是入口處。
我們的導遊來福在入口處
詳細解說塔普倫寺的歷史典故。
樹蔭下有演奏柬埔寨民俗音樂,
以中文告示牌寫說,
他們是遭受地雷炸傷,
自學音樂娛樂大家,
請路過觀光客賞金,
正好有位路過遊客正在掏錢給他們。
塔普倫寺
現在依然還多處尚未修復,
滿地的古老石塊分散在地面,
聽說印度的工程團隊負責整修中。
耶跋摩七世
統治真臘的時間為西元1181-1201年,
他即位時大約50歲,
在1186年興建塔普倫寺,
有5層圍牆,
最外層一層
長為1,000公尺,
寬為650公尺。
當年擁有高僧、祭司、舞女,
具有廟宇與修院雙重功用的神殿,
全盛時期最少有12,000位僧侶,
其中高階祭司有18人、舞者615人,
日常生活是由附近的村落居民79,365人所提供。
塔普倫寺的大樹
主要是木棉樹與絞殺榕,
木棉樹,粗大、淡褐色、多癤的樹根,
死亡後樹幹會慢慢的出現中空,
它巨大的樹根可以將整座寺院包裹。
絞殺榕寄生在樹幹中,
最終會喧賓奪主。
這裡形成木石共生,
相互依存的特殊景像。
相信闍耶跋摩七世當初也沒想到,
花了這麼大心思建立這樣雄偉的建築,
最後卻被這些大樹給盤據。
牆上的佛像顏色明顯不同,
有部分應該是整修過的。
1431年紅色高綿時期的內戰,
暹人入侵時大伺劫略塔普倫廟,
使用易風化的紅土岩做為建材,
造成大部份屋頂風化崩塌,
長年的破壞,
許多建築早已無法復原,
復建工作小組
因而決定保留塔普倫寺的原貌,
因特殊氛圍,
反而吸引更多遊客在此流連忘返。
塔普倫寺
到處都是樹,
早已與建築黏合在一起,
若要砍除,
古老建築物可能會跟著傾倒,
而維修團隊決定保持原貌,
讓塔普倫寺更具有特色。
在塔普倫寺,
能感受一股神奇的力量,
在靜止的時間中吶喊著聲響。
一顆種子,
500年可以孕育成參天大樹,
穿透瓦解堅固雄偉的建築。
我們在追求什麼?
繁華與荒煙,
睜眼閉眼也就是一瞬間。
這位畫家能在遊客吵雜聲中,
安下心來作畫。
塔普倫寺
最吸引人之處除了藝術成就之外,
最美的是那氛圍。
另外,
還有一個特殊的建物叫敲心塔,
如果站在塔裡背靠著牆然後敲打自己的胸,
塔內就會發出宏亮的回音。
我們的梁領隊帶團來這裡已經數十趟,
對於塔普倫寺當然也很熟悉,
看到佛像也會為我們解說。
左側這尊嘟嘴生氣的阿普莎拉仙女,
與右側那尊安祥微笑的仙女,
形成有趣的對比。
我們正好看到有新人
來塔普倫寺拍婚紗照,
留下永恆的回憶。
如果對於歷史或考古有興趣,
值得撥出幾小時停留在這裡,
細細欣賞每個建物表面的精細雕刻,
特別感受其中一座雕刻的吸引,
因為它看起來就像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劍龍。
部分科學家認為,
這證明恐龍存活的時間比我們過去相信的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