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雲林地區 (113)
- Nov 03 Fri 2017 00:38
石壁山-嘉南雲峰1日遊-2
- Nov 01 Wed 2017 11:48
嘉南雲峰步道-嘉南雲峰1日遊-1
- Aug 09 Wed 2017 22:38
大尖山-雲嘉5連峰1日遊-8
- Aug 07 Mon 2017 23:03
二尖山-雲嘉5連峰1日遊-7
- Dec 05 Fri 2014 00:12
雲林 斗六大同醬油黑金釀造館
- Dec 01 Mon 2014 00:58
雲林 斗六太平大街
斗六太平老街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上,
當地人都稱為太平大街。
雲林縣政府為推行觀光休閒,
在1997年委託雲林科技大學執行創造城鄉新風貌—太平路歷史街區再造計畫,
將具有歷史意義的太平老街打造為形象商圈,
- Aug 06 Wed 2014 08:36
虎尾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興隆毛巾工廠,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84-1號,1979年由林國隆夫婦所創辦,本以鞋布代工為主要訂單來源,至今將近30年。2002年台灣加入WTO世界自由貿易組織,中國大陸毛巾大量傾銷來台,黑心貨參雜其中,因此興隆毛巾工廠思考轉型為觀光工廠,分出有織造部、經紗部、毛巾與蛋糕小舖、幸福蛋糕廚房與毛巾教室、楓香樹林和風休憩平台等。
興隆毛巾堅持原料嚴選、品質特優、堅持在地、健康潔淨、安全環保等理念,開創台灣本土毛巾產業,更研發並申請許多創意專利,觀光工廠也成為本土產業的毛巾博覽,帶動臺灣經濟與觀光同步發展。興隆毛巾觀光工廠轉型後,利用庭園造景,設置木椅讓廠房內增添鄉村悠閒風格。
除開放工廠供民眾參觀,讓國人瞭解毛巾的全部製作過程,教導大家知道如何挑選好材質的毛巾,設置解說員講解台灣製造的毛巾與大陸產的毛巾兩者的差異,同時其產品也改走精緻路線,創造出各式各樣的蛋糕毛巾,還可以帶動虎尾當地的觀光產業發展。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SL)大門
台灣第一家蛋糕毛巾創始工廠
- Aug 05 Tue 2014 11:30
走,去虎尾喝喜酒。
虎尾鎮,就位於我的故鄉雲林縣境內,我是去過,但都是去洽公等,未曾帶著休閒度假心情去,雖然知道自己故鄉沒甚麼好玩的。自高中畢業就在外工作流浪,回故鄉也都只有回古坑、斗六這兩個鄉鎮而已,今天難得有朋友位於虎尾老家新居落成,可以趁此難得機會認識這個城鎮。
虎尾,位於雲林縣轄區的中央,縣政府理當設立在這裡,為何在斗六?或許是當時考量斗六有火車經過,交通比較便利,這是我猜的,不一定是正確答案。虎尾地名來自虎尾溪,該溪在清雍正年間之前曾被記載為「吼尾溪」,舊稱大崙腳庄,後改稱五間厝庄,日據時期大正9年(1920年)始改以「虎尾」為名,設虎尾郡虎尾庄,之後沿用虎尾為行政區名。因設有糖廠而成為製糖中心,又稱糖都,同時也是雲林縣第二重要的工商業城鎮。
這是友人的新居,在鄉下地方算是很派頭。
- Aug 02 Sat 2014 17:20
虎尾雙星毛巾觀光工廠
双星毛巾(Gemini),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84號(森鳴實業有限公司),1980年創立公司,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與精良的生產技術,並註冊自創品牌『Gemini 双星毛巾』為主銷售品牌,研發製造毛巾、浴巾、方巾、童巾、小手巾、運動巾、毛巾被、枕巾、浴墊、禮盒組等,2007年獲得法國皮爾卡登 Pierre Cardin授權生產販售其品牌毛巾商品。
雙星毛巾精品館
歡迎參觀選購
雙星毛巾祝您馬上行運
- Jul 27 Sun 2014 07:51
農業首都的基地-國立虎尾農工
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位於雲林縣歷史最悠久的國立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簡稱為虎尾農工。1928年(日治時期昭和三年)3月31日該校創立,原名台南州立虎尾農業補習學校,學制2年。1935年11月改名為台南州立虎尾國民農業學校,學制沿舊。 1941年4月升格為台南州虎尾專修農業學校,學制改為3年。 1945年二戰結束,地址改為台南縣虎尾鎮,學校易名為台南縣立虎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0年增設高級部,並隨縣改制易名為雲林縣立虎尾農業職業學校。1968年改制為台灣省立虎尾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初中部停止招生,5年制畜牧獸醫科亦停招。10月附設實用技藝訓練中心。 1969年8月增設機工、電工兩科,並改名為台灣省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校地面積為7.3534公頃。現有食品加工科、畜產保健科、電機科、機械科、製圖科、建築科、生物產業機電科、商業經營科、綜合職能科。
雲林以農立縣,耕地面積約佔全縣總面積百分之六十八,由於氣候條件良好,一年四季均生產種類豐富的農產品,號稱為台灣的農業首都。近年來為因應台灣加入WTO之後面臨的農業衝擊,農民改良生產技術,追求農業精緻化,但速度似乎落後在其他國家。雲林是我老家,尚有幾分農地,是祖產繼承下來的,捨不得變賣,要賣也是不值幾個錢,乾脆就廉租他人種植鳳梨,已經好多年了,我連看都不曾去自己農地看過。友人提議我提早退休回老家種田,我沒有頭殼壞掉,因為種田付出的與獲得的根本不成比例,所以我的理念是錢夠用就好。
學校前方種好多大王椰子樹,很壯觀。
- Nov 19 Mon 2012 23:04
雲林縣立古坑國中回憶之旅
2007年,我國中畢業34年後,再度回到曾經就讀3年的母校--古坑國中,一所很鄉下、很普通的學校。古坑國中,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朝陽村,當時一個年級有12個班,1-5班是女生,6-12班是男生,採能力分班,女生第一班,男生第六班是好班,我3年都在第六班,週日都要到學校上輔導課,實際上是正常課程外的補習,當時國家教育政策是嚴禁補習,但是,為了與其他學校拚升學率,仍然偷偷的補,我們清晨7點就要到校早自修,住家離學校有10公里遠,大清早就要出門,尤其在冬天,天都還沒亮,出門看到外面還漆黑一片,有點卻步,媽說公雞叫了就沒有那個東西了,甚麼東西?鬼。我國中畢業,高中聯考考上省立嘉義高中,學校門口還張貼榮譽榜單,聽我鄰居表弟說,我的名字也有在榜單上,真正的學校以我為榮。
三年的班導師都是賀先生(四川人,青年軍身分來台,台師大中文系畢業),每天在教室準時大嗓門的喊叫每一位同學名字,有時候稍慢進教室,剛好聽到導師點到名,人未到,聲音先到,大聲喊有,同學都會笑成一團,然後導師又會問:在哪裡?不用3秒鐘就出現,事隔數十年仍難忘懷。現在學生1-2年級有4班,3年級有5班,主因增設東和國中,古坑鄉北方棋盤、新庄、東河等村子弟都改就讀東和國中,加上一般家庭少子化,所以學生人數越來越少。
古坑國中大門口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