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台灣燈會
元宵節在雲林分為兩大燈區,
分別為虎尾主燈區
(高鐵站附近的農博生態園區)
以及北港燈區,
展期結束後,
部分花燈移置到斗六市石榴火車站。
石榴車站位在斗六市郊區,
若是南下,是斗六車站的前一站,
僅有區間車會停靠,
是縱貫鐵路鮮少人知道的百年木造車站。
鐵路上設有一座白色天橋,
讓搭車乘客穿越南下、北上的月台。
無人車站的特色,
沒有站長,沒有站務員,
甚至也無人售票,要搭火車,
上車後再向列車長購票。
石榴車站
舊稱石榴班驛,
地址在斗六市榴北里文明路31號,
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木造車站,
台灣光復後更名為石榴車站,
石榴因石榴溪流過而得名。
創立之初目的是軍需,並非客運,
所以車站設計很簡易。
也曾因石榴產的砂質品質優良,
日治時期要建造鐵路所需的砂石,
皆來自石榴,
遂有運輸砂石的石碴支線,
寫下早期砂石運輸的風光史頁。
在這裡所展示花燈,
看得出來以農業為主,
可能因雲林縣是農業大縣,
少有工業區,
年輕人大都往北部縣市就業。
我的老家就在附近,
所以經常路過,
也有一親戚就住在附近,
反而不曾仔細去注意這小小車站。
外型很可愛的花燈,
看起來像是個穀倉,
我小時候家裡是務農,
也有個穀倉,
稻穀曬乾後都儲存在穀倉內,
冬天也不會潮濕。
白天看花燈,
少了燈光點綴,
製造得再精巧,
也不會被看好。
長得很高的樹木,
枝葉被修剪得光禿禿的,
這些管理人真是豬腦袋,
很想罵人。
這組花燈似乎是魚類,
雲林縣也有靠海,
我住家靠山,
漁獲好壞不曾去研究過。
農民驅趕牛隻耕種,
我家小時候也曾經養過一條水牛,
就不曾看過同時驅趕兩條水牛耕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