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23年11月1日中午一點多,
來到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西方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濕地屬於台糖的海埔新生地,
面積廣達一千餘公頃。
地景藝術名稱:鷹揚鰲鼓。
鷹揚鰲鼓
以鰲鼓濕地鳥類翼展為創作原型,
伸展的羽翼象徵台灣生態保育起飛,
好似魚鷹振翅輕盈啟航;
濕地成功的復育智慧將成為生態永續的最佳典範,
祈願讓我們展開雙手,振翅擁抱生態永續的台灣。
我們在鷹揚鰲鼓
地景藝術前合影留念。
個人在海鳥地景藝術前留影。
園區自行車道及步道往右走,
我們往左走。
嘉義縣179線公車有開到這裡。
179線公車最遠到高鐵嘉義站。
鰲鼓濕地由這裡進入,
沿途多半是木棧道,
可欣賞到各式各樣的景觀,
包括有潟湖、沙洲地、漁塭及
木麻黃林所組成的生態空間。
沿途很多涼亭,
可以在裡面短暫休息。
團體在這裡可以做為解說場所。
濕地吸引水鳥的進駐,
得以欣賞水鳥的姿態,
雜樹林可以發現水鳥蹤跡,
包括白鷺鷥、大卷尾、綠繡眼、夜鷺等。
鳥類常常在樹林間流連忘返,
安靜的聆聽,
可以發現這裡堪稱是水鳥們的演唱會,
一聲接著一聲。
這裡有棟建築物,
可能是辦公室,
我們沒有進去參觀。
與行政院核定之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
「彰雲嘉沿海保護區計畫」之一般保護區。
濕地的管理單位
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區處,
範圍北港溪出海口南側,
東自造林區起,西至事業海堤止,
鰲鼓濕地在國家重要濕地名冊上
登載的面積是512公頃,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在2010年
結合濕地與平地造林區域
設立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包含台灣糖業公司所屬的東石農場、
鰲鼓農場及溪子下農場之土地,
共計1,470公頃。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於2012年11月24日開園。
由國立中山大學執行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劃案,
榮獲2011美國景觀建築協會
「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
鰲鼓濕地
有多樣的生態環境與棲地型態,
其中有蔗田、水稻田、防風林、
沼澤地、淡水地、鹹水地、紅樹林、
河口、及潮間帶等。
濕地的動植物種類繁多,
每年有許多稀有鳥類在此棲息繁殖,
南堤濕地生態步道全長1625公尺,
沿途可以欣賞人工溼地及平地造林,
走在步道上看到豐富的林相變化。
濕地園區是台灣冬候鳥重要棲地,
截至2016年2月紀錄,
鳥種數57科262種佔全台約40%,
看到黑翅鳶機率很高,
最方便近距離看鸕鶿。
走在南堤濕地步道上,
留影紀念。
鰲鼓濕地很多森林區,
是候鳥的重要過冬區。
1970年代左右
台灣沿海地帶開始地層下陷,
土地開始由於鹽化而無法進行農業用途。
在逐漸恢復自然的情況下,
加上候鳥可食用的動植物增加,
逐漸使鰲鼓濕地成為鳥類的棲息地。
濕地地型馬蹄形狀,
且受海堤圍阻,
濱海卻不感潮的大型濕地,
附近沿海具有極高產值的漁業資源,
為台灣漁業的重要產區。
嘉義縣政府於2008年
將此地依野生動物保育法
劃設為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行政院農業部於2012年11月24日
設置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內政部2015年1月28日
公告鰲鼓重要濕地確認範圍。
筆直的道路,
未鋪設水泥或柏油,
很有原始面貌。
泥塑海鳥。
泥塑海鳥。
泥塑海鳥。
泥塑海鳥。
濕地有農林漁牧多重產業經營,
具有人工海埔新生地回歸自然的環境,
屬於台糖公司私人土地轉化為生態旅遊
與環境教育場域的貢獻。
13:30我們回到出發地。
我們上車前在海鳥
地景藝術前合影留念。
我們上車十餘分鐘,
來到鰲鼓溼地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如果沒注意,會誤以為要進入校園。
地名:四股,
音譯英文:See Go。
這裡地址東石鄉鰲鼓村四股54號,
地址:四股,英文翻譯成Sihgu,裡外不同。
嘉義分署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草地上有好多隻
造型可愛的鴨鴨。
到這裡來,
當然要留影紀念。
騎樓旁有隻長嘴鴨鴨。
濕地特有的高腳鳥類。
樹蔭下,
有隻將展翅飛翔的鴨鴨。
我們在這裡自由活動。
半球型停車棚內有兩輛
導覽專用電動車。
辦公室應該是兼具導覽,
進去看看吧。
樹蔭下有木造椅子,
如果不趕行程,
可以很悠哉地坐下來靜思。
進入室內展示場,
牆上好多展翅高飛的海鳥。
看見自然的律動
鰲鼓濕地有挖不完的寶藏,
看見南來北往的候鳥,
展場區分為流動之地等6大單元,
慢慢欣賞吧。
鰲鼓濕地生態豐富,
是知名賞鳥勝地,
每年1月有超過6千隻冬候鳥到訪,
包括聲勢壯闊的鸕鶿大軍,
以及琵嘴鴨、赤頸鴨、
鳳頭潛鴨等雁鴨科候鳥現蹤,
冬候鳥最佳觀賞期11月至隔年3月止。
每年1月棲息在鰲鼓濕地的候鳥,
包括聲勢壯闊的鸕鶿大軍,以及琵嘴鴨、
赤頸鴨、鳳頭潛鴨等雁鴨科候鳥現蹤,
還有鳥友驚喜發現稀有的紅胸秋沙、
羅文鴨藏匿於鴨群中,
為鰲鼓濕地的鳥況增添色彩。
孵育水鳥寶寶的蛋模型。
2015年起
每年穩定維持200至300隻黑面琵鷺度冬,
去(2023)年11月觀察到歷年最大量578隻,
12月及1月仍持續有約250隻黑面琵鷺棲息。
高頭蝠
是亞洲熱帶地區廣布的蝙蝠物種,
從巴基斯坦到中南半島、菲律賓等
南太平洋諸島一直到台灣都有牠的蹤跡。
每年春末夏初總會有一群來自遠方的高頭蝠
到台灣的台北、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屏東、金門等處,
選擇棕櫚科的蒲葵或華盛頓椰子樹的枯葉下棲息。
嘉義四股社區的華盛頓椰子數下的高頭蝠可聚集到上千隻。
多數的高頭蝠遠渡重洋到此生下寶寶並照顧寶寶,
直到秋末待新生的寶寶學會飛行後再度離開。
夜鷺
雌雄鳥同型,頭頸較短,
喙粗壯略向下彎,
生活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
河流、沼澤、池塘、河口附近。
樹棲性,特別喜歡棲息在紅樹林、
竹林及木麻黃防風林間。
大眼睛的構造正好配合其夜行的習性,
在清晨及黃昏時也很活躍,
夜鷺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
部分夏候鳥在9月份遷移到南洋度冬。
當我們傍水而生。
鰲鼓濕地
是臺灣西南部的小漁村,
沙洲、草澤、魚塭、紅樹林及農耕地,
是最常見的地理景觀,
這裡有多樣性的棲地環境,
吸引大批來自北方的冬候鳥;
沿街堆置的蚵殼和剖蚵的婦人,
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這裡的候鳥乘著東北季風的翅膀而來,
這裡的村民依循著潮汐與自然的運行過活,
這裡還有全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濕地之一。
雛鳥在濕地覓食。
大自然的禮物:野外筆記
候鳥與留鳥
期刊雜誌
可以在這裡蓋
到此一遊紀念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