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台灣省警察學校
警員班96期第1梯次,
67年1月畢業離校,
雖然全部分發到保安警察
第一總隊接受延長教育,
就是繼續讀書受教育,
老大說改制專科,
你們就是第幾期,
結果長官換人了,
先前說的都不算。
五大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
是1953(民國42)年,先總統蔣介石
參考美軍建軍與我國國情所擬定的,
2007(民國96)廢除「主義、領袖」2項,
只留下3項信念「國家、責任、榮譽」。
大門口衛兵我也曾經站過,
45年後站在這裡,
很感慨,
我就這樣過了45年,
好可怕。
興隆崗,治安磐石。
我們1977(民國66)年讀書時,
還沒有興隆崗名詞。
行政大樓前階梯,
左右各有一座獅子,
行政機關大門口有獅子?
感覺很奇怪。
大門口與行政大樓間,
有池塘,另有松樹圍繞,
我猜應該是與風水有關。
行政大樓後背,
以前警察機關建築物
都是紅牆白柱,
萬變不離其衷。
大廣場,
以前是升旗場,
大清早在這裡參加升旗典禮,
典禮結束,
教育長會當場抽籤,
中籤的要上台背誦法規條文。
學生家屬接待中心,
現在很溫馨,
我們讀書時沒有。
校訓,
單一誠字,
要求我們都要成為聖人,
絲毫錯誤都不容許。
萬芳步道,
新產生的步道,
現在隔壁就有萬芳醫院,
同樣名稱,
沒有時間去探險走一趟。
醫務室,
老建築之一,
有感冒就來這裡看醫師拿藥。
綜合警技場,
應該是靶場或柔道場。
行政大樓建築物,
方方正正的,
不會任意搞創意。
明德樓
名稱取自:大學之道在
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讀高中時,
校長名字叫甚麼德,
學校有棟建築物,
名稱也是明德樓,
一位很討厭校長的老師說,
這棟不應該叫明德樓,
應該教缺德樓。
我們要畢業時,
至善樓才剛完工,
就是消防實驗大樓,
當時沒有這幾棵大樹。
至善樓一樓
一間辦公室,
給退休教職員工聯絡處
及警專校友總會。
學校面積夠大,
私人轎車可以開進來停放,
給我們很大方便。
思源廳大樓,
一樓就是餐廳。
親民樓,
是學生宿舍,
我讀書時,
這棟已經有了,
至今還繼續使用中。
圖書館大樓,
是改建過的建築物。
運動場,
我們讀書時所沒有的。
情境教學中心,
有號誌燈、警用巡邏車等。
游泳池,
我讀書時,
不是在這裡。
親民樓前方車道,
我不知道走過多少次了。
左側紅色框框大樓,
也是改建過的,
以前我們就住在這棟叫慎獨樓。
慎獨,
意思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處時,
仍然需要謹慎守禮。
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修身方法之一。
同學會就在這間教室,
有冷氣空調,
所以們要關起來。
我們讀書時的
第五中隊中隊長,
上台跟我們聊天,
暢談人生。
我讀書時的教育班長,
也曾經在我們隊上,
後來調到第五中隊。
我們讀書時的區隊長。
我們隊上最傑出的同學,
榮升到警政署副署長。
前長官及部分同學合照。
我們在用餐前,
在大樓階梯大合照。
12點多,
我們開始用午餐,
採用自助式。
大家邊吃邊聊天。
有同學上台歡唱,
自娛娛人。
同學上台吹薩克斯風。
看餐廳設備,
學生用餐應該是以自助方式,
變得比較自由化,
比較不會像我們當時,
都採用軍事化管理。
我們共有6中隊,
逐隊上台合照。
餐會結束,
我們主辦同學
到校友總會辦公室合照。
校友總會副秘書長
贈送我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