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上午9點,
我參加正點登山隊
在南投縣信義鄉
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留影。
排雲山莊在高山上,
登山客的吃喝
全靠原住民人力挑上去,
負重還要走8.5公里全部上坡的山路,
完全靠勞力討生活,真是辛苦。
正在忙著整理背帶的,
就是準備要揹小饅頭及瓦斯桶等上山。
登山的隊伍很多,
在登山口等候、集結,
整理背包完成就出發。
登山口地面以磁磚標誌方位,
不用詢問他人就知道
自己的站的位置東西還是南北。
我喜歡沿途拍照,
所以都走在最後,
才不會妨礙到他人,
也因此走最後,
被認為是魯肉腳,
無所謂啦,
反正最後還是有跟上隊伍。
登山路徑沿著峭壁,
忍不住讚嘆大自然雄偉的力量,
請山友幫我拍一張。
沿途路況還算不錯,
不用抓繩或攀岩。
沿途曬到太陽的路段不多,
有很多大樹蔭影或是岩壁。
這裡距塔塔加步道口1.7公里,
海拔2,838公尺,
登山口到這裡約走50分鐘,
溫帶林及寒帶林之交界處,
有涼亭供登山客休憩使用。
涼亭名稱:孟祿亭,
命名由來是,
1952(民國41)年美國稅務專家
孟祿先生來攀登玉山的途中,
不慎滑倒墜崖身故,
為紀念他曾對台灣的貢獻,
於是將涼亭命名為孟祿亭。
這顆巨石接近斷崖,
但不會有危險,
很多人逐一上去留影紀念。
春天到了,
樹梢都冒出新芽,
我們在有陰影處喘口氣。
沿途大山太美了,
請山友幫我拍一張留念。
以下照片都是同團山友所拍,
我們上山都走在一起。
相機沒有時間註記,
不知道是在哪一段。
天氣沒有所說的冷,
大衣綁在背包才比較方便。
為停下來拍照,
所以落後了。
我曾向領隊Tom Lin說,
心臟曾經有出過狀況,
他緊張要我跟在他後面走,
我說應該是不會啦,
我習慣走後面比較自在。
上坡使用登山杖,
可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
這裡是大峭壁,
由板岩和變質砂岩所購成,
在壁上尚可發現遠古海中
生物化石與水波波紋的痕跡,
這些都是台灣受到菲律賓板塊
及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擠壓後,
自海中隆起的最好證明。
這段陡坡爬起來很累人。
頭放低走,
不要往上看,
爬起來才比較沒有壓力。
在途中停下來喘口氣。
看到好美的高山,
就是想多拍幾張照片。
在巨石處轉個彎,
整個路面都是大石塊。
到達排雲山莊前,
需過大大小小共84座的棧道橋樑。
天氣很好,
還不感覺到冷。
這裡有座木造小橋,
不會難走。
沿途路徑多半在樹下經過,
所以還可以忍受太陽曝曬。
已經走了兩個半小時,
又經過一座小鐵橋。
想當時施工時,
完全要靠人力挑上來,
沒有重機械可以代勞。
經過一小段落石區,
加快腳步通過。
在轉彎處休息一下,
請山友幫忙留影。
這裡有座公廁,
方便山友使用,
也有水可以用,
應該是山泉水。
到中午12點,
已經走3小時了。
這棵松樹長在峭壁上,
生命力很堅強。
在樹蔭下短暫休息20分鐘用午餐,
接著繼續趕路。
路過這個峭壁,
為通路打通部分石塊。
這棵松樹沒有很高大,
但看樹幹有點粗壯,
應該有數十年以上了。
經過一片箭竹林區,
視野很好,缺點陽光很刺眼。
路徑沒有很寬,
但兩人可以交會,
感覺很不錯了,
這裡高度應該有3,000公尺以上了,
走幾步路就容易喘,
可能空氣中氧氣含量比較稀薄關係。
這裡有一小段上坡,
還可以忍受,
沿路多半都是這樣子。
在我後面,
還有兩位是同團的,
比我稍慢一點點。
這裡又是一段箭竹林。
排雲山莊到了,
眼前這棟三層樓建築物,
長形建築,約有六十坪大。
可以休息了,8.5公里路程,
走5小時又40分鐘,預估6小時,差不多。
請山友幫我拍一張,
到此一遊,
晚上要在這裡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