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納吊橋
全長232公尺、高103公尺,
通行限載總量100人,
禁止汽機車通行。
橋頭有座涼亭,
位處山頭高地,
遊客在這裡可以駐足多欣賞這裡的美景。
多納吊橋
橋頭裝飾著琉璃珠、
山豬、百步蛇等魯凱族圖騰。
橋頭有告示牌,
介紹茂林風華十大風景區導覽,
不用導遊介紹也可以走透透。
另端的橋頭魯凱族彩繪,
富含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意象,
色彩繽紛在青山綠水中特別耀眼美麗。
多納吊橋橫跨濁口溪,
號稱東南亞最高的吊橋。
多納吊橋對村民而言,
是族人與親人、情人、朋友道別的情之橋。
在吊橋上,
可以欣賞龍頭與龍脊間的全景,
及橋下峽谷雙溪流水景色美不勝收。
日治時期,
強勢的理番政策引發激烈的衝突,
位處深山的多納部落始終未被攻陷,
最後日人以和戰之名,
提出興建吊橋用以運送糧食的計畫,
實則藉著打通道路貫徹理番政策。
多納吊橋
於1998(民國87)年重建,
這裡蘊藏著歷史軌跡,
站在橋頭觀景台,
可以瞭望整個山頭與濁水溪全景,
美不剩收。
在龍頭山步道高處,往下看,
可以將多納吊橋全貌看得很清楚。
龍頭山步道景色壯麗,
適合健行賞景。
到有如仙境的多納,
當然要留影紀念。
我們的原住民導遊,
正在熱心為團友熱心的
介紹這裡的美景與典故。
龍頭山步道,
視野極佳,親民又好走,
屬於國內少見的環流丘地形,
三面為高山所環繞,
而步道就修建在稜線上,
隨著山勢起伏,
兩側皆可俯瞰環流濁口溪谷,
加上木棧道上的蜿蜒曲折,
有點像是迷你版萬里長城,
因此也被稱為南台灣的小長城步道。
單程約0.5公里,
來回只要一小時就能完成,
沿途可以俯瞰整個龍頭山的環流溪谷。
這裡可以看到多納大橋、望夫崖、
蛇頭山等鬼斧神工的壯麗景觀。
多納吊橋景緻優美,
幸運的話還可能看到老鷹,
因為山谷間有許多老鷹飛翔,
被稱為老鷹谷。
附近的山頭都
籠罩在朦朧的山嵐之中。
多納大橋
曾經歷過八八風災肆虐的道路激橋樑,
如今已成為不少攝影師拍攝夜景的私房景點。
龍頭山步道
空曠處鋪有座廣場,
有群歐巴桑正在跳舞,
自娛娛人。
來到這裡當然要留影紀念。
步道旁有家飲料店,
走累了,可以休息一下,
買瓶飲料解渴。
牆壁上有百步蛇畫像,
因百步蛇是魯凱族祖先的化身,
不可以捕殺。
魯凱族人的百步蛇傳說,
有人研究臺灣的疫病史,
發現老鼠是早期台灣許多
最嚴重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之一。
魯凱族人生活在山區,
天氣熱且易有腐爛的動植物,
若無天敵的剋制,
鼠疫的危害將如影隨形。
在生物的食物鏈中,
屬囓齒類的老鼠天敵就是蛇。
唯有蛇才能抑制囓齒類的老鼠大量繁殖,
才能避免由老鼠所傳染的疫病發生。
魯凱族人將百步蛇神話深植在族人心中,
讓百步蛇擁有如祖先般的崇高身分,
其中蘊藏著生態鏈的意義。
龍頭山山下有客運站,
站體有魯凱族的圖騰,
在這裡休息的以老人家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