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田與一
在他31歲時,即西元1917年,
回到日本故鄉金澤
與米村外代樹結婚。
1941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
翌(1942)年5月8日八田與一
被派往菲律賓進行棉田灌溉計畫,
與其他1,360人從廣島搭乘大洋丸號出海,
在九州海域遭美國潛艇擊沉,
八田與一連同船817人沉入海底,
結束短暫卻貢獻非凡的一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戰敗,
所有日本人都要遣返離開台灣。
當時外代樹及子女都避居在烏山頭水庫,
她想大半輩子都在台灣了,
如今丈夫因戰爭身亡了,
她和8名子女竟落得被遣返的悲慘命運。
悲從中來的外代樹留下一封遺書:
「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
她趁兒女們熟睡之際,
毅然縱跳烏山頭水庫放水口,
投水自盡。
八田與一故居
戶外庭園為小橋流水之景緻,
其中的水池造景以臺灣的形狀建造,
由此可看出八田與一對臺灣的深厚情感。
八田與一夫妻身故後,
合葬在烏山頭珊瑚潭北側的大壩,
夫妻再也不分離了。
八田與一夫婦身後,
留下的二男六女共8名子女,
全都在台灣出生、在台灣長大,
台灣就是他們的故鄉,
但戰後全數遭遣返日本。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建築物在2009年翻修,
忠實呈現原貌。
難得到台南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自然要在其故居內留影紀念。
這艘船模型即是
八田與一所搭乘大洋丸號模型,
被美國潛艦擊沉,不幸落海身故。
八田與一
在烏山頭水庫旁
故居的傢俱陳設就如同
當年的擺設一般,
讓人猶如走進時光隧道。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修復工程的技師遠赴
日本石川縣八田與一
的故鄉參考其住家,
作為建築的依據。
設計、監造等工作
由中冶環境造型顧問有限公司擔任,
歷經2年,在2011年正式完工啟用。
當時的廚房流理台。
室內全部採用榻榻米。
內外都採用木造日式推門。
接待賓客所使用之桌椅,
看似很普通、簡便。
八田與一
所使用辦公桌椅及書櫃等。
牆上有老時鐘及壁畫等。
已經不可能找得到的
老收音機及行李廂等。
八田與一全家10人1935年
8月8日在台北幸町館照相。
八田與一牆上油畫。
外代樹是醫生之女,
家境非常優渥。
她的母親聽聞八田與一還想去台灣,
她認為台灣是一個很落後的地方,
還有瘧疾等傳染疾病,
因此強力反對女兒嫁給八田與一。
外代樹的父親是一位非常明理的醫生,
他要妻子好好檢討,
要結婚的是外代樹,不是你!
你怎麼可以干預女兒的人生。
八田與一和外代樹終於順利成婚,
婚後八田偕同妻子,定居台灣。
帥氣的現場解說員很熱心的
為我們介紹八田與一的故事。
烏山頭水庫旁有一棟
看似剛完工沒很久的天壇。
解說員說,
這棟建築物完全依照
北京天壇的外觀興建的,
只有比例尺稍小一點點。
要上去參觀可要有點體力,
爬好多階梯才能看到全貌。
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
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
台南可以比照興建天壇,
外觀有夠氣派。
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
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
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
我來到台南的
烏山頭水庫天壇前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