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苗栗縣巨足登山協會
2021年11月27日
桃園市大溪區
百吉隧道附近登山,
前一晚可能有下雨,
路面有點濕滑,
幸好我穿雨鞋。
在台七線百吉隧道附近的
古道特別的密集,
古道數量之多,
可以用「古道群」來形容。
我們由百吉隧道口上山,
百吉名稱,過去是稱為「八結」,
是昔日大嵙崁(大溪)進入角板山、
巴陵地區泰雅族部落的入口。
百吉,就是所謂的漢、「番」接壤之地。
通過百吉隧道的台七線公路,
由大溪前往復興鄉,直通宜蘭,
就是著名的北部橫貫公路,
是北台灣重要的東西交通動脈。
百年來,
無論是晚清時期劉銘傳的「開山撫番」,
或是日據時代的「理藩計劃」,
都曾經在這裡留下歷史痕跡,
以如此地理位置,
就理所當然有多條歷史古道。
湳仔溝古道,
又被稱做總督府登山步道,
總督府這個名稱令人好奇。
湳仔溝古道
為何被稱做是總督府步道?
據稱是源自於日據時期的枕頭山之役。
當時日軍出兵圍剿角板山的泰雅族,
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
其中一名抗日領導者在湳仔溝山麓被俘。
日軍隨隨即以無線電請示總督府如何處置,
得到就地處決的指示,
日軍便將該首領帶至山頂廣場斬首示眾,
於是總督府之名便流傳至今。
這段路要拉繩子。
山頂有總督府補圖根點基石,
所以又稱總督府登山步道。
沿途有好多樹幹很粗壯的大樹。
在古道上前行,
不會曬到太陽。
可能颱風來襲,
吹倒部分枝幹,
所以要彎下腰才能通過。
前方又要拉繩子,
所以很多人要排隊逐一上去。
頭寮山
位於大溪慈湖旁,
海拔493公尺,
又名湳仔溝山或湳溝山。
在頭寮山三角點留影,
我曾經到此一遊。
在頭寮山三角點視野很遼闊,
可以看到山腳下河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