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下午一點多,

我們在阿里山祝山觀日步道走下來,

看到一列火車就在眼前,

我還不曾由嘉義搭乘列車上山,

很期待有機會體驗看看。

DSC_0447.JPG

 

日治時期建造至今的阿里山森林鐵道,

從原本僅載運木材的功能,

到可以載遊客上阿里山觀光,

經歷無數的波折與考驗。

DSC_0448.JPG

 

沼平公園

標高2,274公尺,

是阿里山賞櫻景點中,

視野最遼闊的地方,

園內可以遠眺阿里山山景。

DSC_0449.JPG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於2014年邀請知名的當代詩人,

包括余光中、鄭愁予、隱地等,

從不同角度描述阿里山的歷史、

山水、風雲、花草、美景、生態,

並將他們的詩打造成詩碑,

座落在阿里山沼平公園中。

DSC_0467.JPG

 

高一生(1908-1954年),

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鄒族人。

曾任警察教師作曲家阿里山鄉鄉長

為著名鄒族教育家、政治家、

思想家、音樂家、詩人。

致力於高山族自治運動,

曾提出原住民自治區之構想,

白色恐怖受難者

其代表作有「春のさほ姫(春之佐保姬)」、

鹿狩り(打獵歌)」、「つつぢの山(杜鵑山)」、

「Bosifou ne Patungkuonu(登玉山歌)」、

「長春花(フロックスの花)」、「塔山之歌」、

「移民歌之到悠伊阿那」、「移民歌之親愛的族人」、

「移民歌之大家來吧」、「登山列車」、

「狩獵歌」、「小美說故事」等。

其中,

「春之佐保姬」是在獄中

(台北青島東路看守所)思念妻子所作。

作品並收錄為「春之佐保姬-高一生紀念專輯」、

「鄒之春神:高一生音樂作品集」。

鄒之春神

詞曲_高一生  1950年代創作

 是誰在森林的深處呼喚?

寂靜的黎明時候,


 像銀色鈴鐺一樣華麗的聲音,

呼喚著誰?


 啊!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是誰在森林的深處呼喚?


 在寂寞的黃昏時候,

像銀色鈴鐺一樣華麗的聲音,

越過森林,


 啊!佐保姬呀!

是誰在高山的深處呼喚?

 在故鄉的森林遙遠的地方,

用華麗的聲音。

有人在呼喚,


 啊!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DSC_0450.JPG

 

已故詩人余光中

為詩路所寫的

阿里山讚

春季為何總如此年輕

山雀和蜜蜂究竟

對櫻花說了些什麼

秋季為何總如此清醒

銀杏和青楓究竟

對風霜說了些什麼

神木為何總如此沉靜

古老的回憶究竟

內心轉多少層年輪

高山為何總如此鎮定

斜坡和絕壁究竟

是怎樣的去脈來龍

這一切,只有太陽知道

這一切,造化之功

連史前的造山運動

只有祂,永遠如此年輕

每天把台灣喚醒

為阿里山加上金冠

一頂金冠,尊貴而燦爛

用霞火煉丹而成

全世界共仰的壯觀

DSC_0465.JPG

 

阿里山天空步道

全台最高海拔的觀­光步道,

也是全台灣離天空最近的步道,

全長有176.7公尺,漫步在雲端。

DSC_0452.JPG

 

天空步道

在2013年3月1日正式啟用,

花了4千萬元,長達176.7公尺,

又名「櫻之道」。

DSC_0453.JPG

 

這步道的設計

是因為阿里山每年櫻花季,

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

為紓解大量的遊客潮而建造。

DSC_0455.JPG

 

天空步道旁邊就是沼平公園,

最高點距離地面大約有三層樓高。

DSC_0456.JPG

 

全國海拔最高的阿里山派出所,

因為有2株美麗的吉野櫻,

加上是拍攝櫻花鐵道的最佳位置,

成為全國最美、遊客最多、最忙碌的派出所。

DSC_0458.JPG

 

沼平公園

原本是中正村居民

建立的一個伐木村落,

後來隨著遊客的增加而成為

當年最熱鬧的商店街和旅館街。

DSC_0462.JPG

 

1976(民國65)年一場大火,

燒掉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

之後經由林務局修整,

並規劃出沼平公園。

DSC_0464.JPG

 

為解決人車爭道問題,

採用對環境最低干擾方式

及配合無障礙設施規範,

保留原地樹木,

依地形高低結合鋼構高架木棧道、

石板步道、木平台等多樣化生態工法,

自第一管制哨至第一座跨橋,

長度約350公尺稱「森之道」。

DSC_0468.JPG

 

大樹被砍伐,

留下老樹頭當觀光景點。

DSC_0470.JPG

 

沿途地面很乾淨,

幾乎看不到垃圾。

DSC_0471.JPG

 

沿途以木棧道作為行人專用道,

不會人車爭道,危險叢生。

DSC_0473.JPG

 

鋼構鐵橋,

仍然是人車分道。

DSC_0474.JPG

 

紅色登山列車

在叢林中悄悄地通過。

DSC_0476.JPG

 

白色巨石雕刻

紅色阿里山三個字。

DSC_0481.JPG

 

前方這裡應該是

登山列車阿里山總站。

DSC_0486.JPG

 

前方有小小的

登山列車隧道。

DSC_0487.JPG

 

已經接近停車場了。

DSC_0488.JPG

 

二丁掛在牆上

黏貼成為觀日樓。

DSC_0489.JPG

 

二丁掛黏貼成為登山列車,

維妙維肖。

DSC_0490.JPG

 

山芝香風味館,

應該是餐廳,

我們趕著要回家,

不可能在這裡用餐。

DSC_0491.JPG

 

阿里山郵局,

宮殿式建築,

很像圓山大飯店。

DSC_0492.JPG

 

停車場小客車大爆滿。

DSC_0493.JPG

 

前方紀念品店等人潮洶湧。

DSC_0494.JPG

 

已經到下午時間,

逐漸有人潮要離開。

DSC_0495.JPG

 

山上逐漸可以看到

陣陣的雲霧飄下來。

DSC_0499.JPG

 

我們走過收費站,

外觀像木造的。

DSC_0501.JPG

 

林務局及轉運站。

DSC_0502.JPG

 

下午兩點,

濃霧飄下來罩住眼前視野,

看到阿里山轉運站,

要搭車的旅客往這裡走。

DSC_050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