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8年8月18日下午
在仁愛鄉法治村武界部落搭乘廂型車,
在濁水溪河床往上游欣賞河床美景,
經過一蓄水區,
述說一堆古時候有關這裡的傳統典故。
往深山方向走,
又看到綠色水管,
在這裡看起來好大,
設置圍籬隔絕閒雜人進入破壞。
綠色大水管導引濁水溪的水,
透過引水隧道,跨越濁水溪谷,
將溪水送至日月潭儲蓄、調節,
再導入發電廠發電。
導遊在大水管旁
介紹展示布農族圖像,
仁愛鄉的武界部落(法治村),
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
也是台灣布農族分佈最北的一支。
武界部落約100餘戶,
人口數約800多人,
以務農為主,
是個民風純樸的美麗部落。
布農族因居住環境較他族疏落,
聚落多沿溪流而設,
常以歌聲呼朋引伴,傳統祭儀多,
因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
因而發展出很多祭祀儀式。
布農族服飾大都來自大自然,
除了皮衣、皮革製品,
取自長鬃山羊、水鹿、山羌等獵獲物外,
還有採自苧麻天然植物之材料,
經過剝皮、抽絲、染曬再紡織成布。
在服飾和編織上,
都是自給自足,
因為長期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下,
所以只求實用而不求華麗。
布農族的狩獵精神
是絕對不能趕盡殺絕,
在捕獵前,
會先觀察山豬的腳印或是行為,
來判斷是公豬、懷孕的母豬、還是小豬,
若是小豬或懷孕的母豬,
就只會留下狗的味道將山豬趕走,
農民就可以獲得一個禮拜的安穩。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