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嶺山
海拔2,024公尺,
日治初期繪製的的《臺灣堡圖》,
又名蕃嶺山,
於台中市大雪山林道26.5K橫嶺山隧道口前。
橫嶺山
素有小白姑之稱,
為雪山西稜最後一座
2,000公尺以上的中級山。
在這裡視野很好,
若沒有霾害,
應該是可以看得更遠。
進入橫嶺山自然步道,
前段路況平緩,
適合一般遊客健行,
到0.9K叉路循指標至
橫嶺山主峰登山口後開始陡上。
這裡直行往上是橫嶺山,
右側平路是木馬步道,
畏懼挑戰攀登高山者,
一定選擇右側平路。
但我來橫嶺山就是要登頂,
與友人直上接受挑戰。
橫嶺山
雖落差僅約260公尺,
但因只有0.6公里,
路況十分陡峭,
後段有拉繩可輔助攀登。
橫嶺山
沿途有美麗的杉林,
林相優美、氣候宜人。
在這裡三叉路口,
往左是稍來山,
我曾爬過三次,
但不曾從在這裡攀登,
橫嶺山從這裡有0.46公里,
都是陡坡往上。
往下看,視野很好,
河(床)流應該是橫流溪。
沿途路面以亂石居多,
所以也不好爬。
右側這棵樹幹長得奇形怪狀,
在高冷山區才比較容易變形。
橫嶺山的山頂,
僅一塊小空地,
周遭有樹林遮蔽視野,
雲嵐籠罩,毫無風景。
山頂位於樹林中,
腹地不大,
我們是最早登頂成功,
數分鐘後,
隨即有另外一隊跟上來。
難得攀登到橫嶺山山頂,
自然要留影紀念。
木馬步道全長6.6公里,
其中前段3.6公里是昔日
大雪山林場運送木材的木馬道,
步道寬闊平緩,
即使是下雨天,
也能撐傘輕鬆健行。
前段沿途路面平坦好走,
兩旁都是大樹,
在這裡可以多吸收一些芬多精。
看對面山,
有些大樹被砍伐,
與其他綠油油的山丘很不搭調。
步道後段轉為陡下,
階梯多達兩千多階,
直下大雪山社區。
一般遊客大多只走前段的木馬步道,
輕鬆享受森林浴,然後原路折返。
我們勇敢接受挑戰,
走到5公里處,原路折回。
回程一路陡坡,
除了很喘,還是很喘。
既然有勇氣下來,
就要有勇氣原路折回。
階梯似乎永遠爬不完。
看手錶時間,
還不到天黑時候。
累了,停下來休息,
沒有在比賽,
不必在乎多少時間走完。
下午三點多鐘,
終於走回橫嶺山步道的入口,
心情頓時放輕鬆。
橫嶺山隧道
貫通於1957(民國46)年12月,
隧道口上方有當時行政院長俞鴻鈞的題字。
這座隧道貫通之後,
大雪山林道才全線通車,
從此揭開大雪山伐林的時代。
隧道內是單行道,
雙方以號誌燈管制進出,
如果搶著通行,
就雙方堵在隧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