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苗栗縣巨足登山協會
2019年12月21日高雄2日遊,
當晚8點多,
在高雄市鹽埕埔搭捷運車,
不到10分鐘就抵達美麗島車站,
第一印象太眩眼了。
美麗島站
位於高雄市中正路與中山路的交叉口,
為高雄捷運O線(橘線)、
R線(紅線)的交會站,
有捷運之心的美名。
美麗島站
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
因位於大港埔中心,
通車前計畫暫名為大港埔站。
美麗島站
起名於1979(民國68)年12月10日
在此地爆發美麗島事件,
震驚台灣社會及影響民主運動發展。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圓形車站,
位在1-4號的出口,
由日籍設計大師高松伸所設計。
如貝殼狀的出入口,
有著祈禱的象徵意義,
在白天與夜晚展現不同的特色與風情。
美麗島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
光之穹頂(The Dome of Light),
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
(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
該站也是臺灣第一個
以葡萄牙文為譯名的捷運車站。
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
於2012年初評選全世界
最美麗的15座地鐵站,
美麗島站排名第二名。
2014年1月15日,
國際知名新聞網站PolicyMic選出
「讓紐約客只能夢想的全球8大最美地鐵站」,
美麗島站也是排名第二名。
光之穹頂
設於該站地下一樓穹頂大廳,
由世界知名藝術家水仙大師
(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擔綱創作,
並由德國百年Derix手工玻璃工作坊製作,
歷時四年半,直徑達30公尺,
總面積為660平方公尺。
依創作主題共分成四大區塊(quadrant),
共有16個小區塊(section),
1,252扇窗(window),
每面窗有2至9片「窗面」(panel),
每面窗面有3-100片玻璃鑲嵌而成。
光之穹頂
的各個人體交相呼應,
所傳達的包容精神,
更展現作品水、土、光、火四大區塊的意涵,
分別代表著孕育、成長、創新
與毀滅重生等不同的意義,
並用來代表人的故事。
水仙大師的創作理念表示:
「透過這件作品,
我想傳達人性的價值,
人與人、環境、及萬物之間的關係;
人天合一的境界,
以及人心在仇恨鬥爭中失去的部分」。
水仙大師強調,
提出了一個觀點:
「讓旅客凝望穹頂時,
找到一個作夢的地方,
提供一個自由思考與想像的公共藝術空間」。
在本作品完成時,
水仙大師
曾整整一天無法開口說話。
美麗島站
多次入選為全球最美捷運站之一,
高雄市的市民經過此地時,
應該拋開忙錄的生活腳步,
抬頭看看這美麗的巨作,
讓生活多點休閒與美感。
因捷運車站付費區的複雜特性,
美麗島站刷卡或單程票
同站進出15分鐘內免重新計費。
來到高雄,
一定要搭捷運到最具代表性的六合夜市,
早期因靠近火車站的大港埔圓環,
於附近的空地上便開始聚集許多攤販,
後來便逐漸演變為今日的六合夜市,
其範圍由六合二路延伸至自立路口,
擁有超過上百個攤位。
六合夜市
從山海產、傳統小吃到冷飲冰品,
各式風味美食應有盡有。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行駛國道1號(中山高)由高雄交流道中正路出口下交流道,直行中正一路至中正三路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
捷運:
搭乘高雄捷運紅線或橘線,於美麗島站下車即抵。
公車:
1.捷運美麗島站─12、52、69、72、100、218
2.美麗島[高客]─24B、8001、9117
3.南台路口─60、248
4.大圓環─8001、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