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富野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
是一著名的鄒族部落,
海拔約在800至1,000公尺,
約在距今350至400年間設立。
特富野
擁有許多迷人的景點,
特富野古道最具代表性,
起於自忠、終於特富野,
全長約為6.32公里,
是一條國家級的步道,
約需3個小時的路程。
特富野古道
前身為日據時代的運輸鐵道,
沿途可欣賞到栗背林鴝、
酒紅朱雀、金翼白眉、青背山雀、
紅頭山雀和冠羽畫眉等鳥類。
阿里山森林
為石田常平依山胞傳聞而查訪發現,
但正式記載則為小池三九郎。
在日治時期
經日本人測量結果,
紅檜原始林有30萬棵之多,
如今遊客來到阿里山,
所見的森林早已不復當年的
阿里山雄偉壯闊的原始檜木林。
日本人刻意留存下來的,
就是目前的巨木群棧道附近的紅檜,
還有慈雲寺到阿里山神木一帶的步道沿途。
日本人因應阿里山林場檜木資源豐富,
而闢建阿里山森林鐵路,
起點就在嘉義市,
阿里山木材買賣的集散地也在嘉義市,
木材為嘉義市帶來當時未曾有過的繁榮。
特富野古道
原為鄒族人早年開闢的獵徑,
日治時期古道後段改建成
運送林木的水山線鐵路,
至今仍留有許多鐵道遺跡。
步道前段較為平緩,
沿途遍植柳杉;
後段則是陡下的枕木階梯步道,
為闊葉原始森林,四
季景觀變化多端,
動植物生態豐富,
是極佳的賞鳥步道。
特富野古道
部分路段是早期水山線鐵路所行進的軌跡,
如今,古道沿線多處仍然可見廢棄的鐵道與斷橋,
眼前所遺留下來的木棧橋遺跡,
記憶著往日伐木時期,
運材火車所行走的路線及
許多伐木鐵道的歷史故事。
水山線步道
原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水山支線,
停駛後規劃為林間步道全長約1.6公里,
步道平緩適合一般大眾行走,
沿線景觀可見杉木林下蜿蜒的鐵道。
特富野步道
因部分路段山崩,暫停開放,
我走到這裡4K加200公尺,
已經算是極限,原路走回上車處。
怎麼去?
- 開車:
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台18線(阿里山公路)→石棹→169縣道→樂野→特富野。 - 搭乘大眾運輸:搭乘火車至嘉義火車站,轉乘嘉義縣聯營公車往達邦方向之班車至達邦站可到達特富野。
- 交通路況:
遇天候不佳或颱風來襲,行前宜詢問上山路況,省道請洽公路總局五區工程處阿里山工務段(05)2592426;縣道請洽嘉義縣政府建設處(05)362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