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頭份中區扶輪社
2016年中國江南5日遊,
11月6日上午9點多
來到蘇州七里山塘古鎮。
唐寶曆二年(825年),
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
白居易考量蘇州水陸交通便利,
鑿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
山塘河的河畔修建一條道路稱為山塘街,
山塘河及山塘街長約七里,
所以稱為七里山塘,
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
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遊江南,
到七里山塘曾御筆書寫山塘尋勝,
現今山塘尋勝御碑亭依然保存完好。
乾隆帝對七里山塘情有獨鍾,
返京後,在頤和園後湖,
比照七里山塘模樣修建蘇州街。
山塘街及山塘河
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
家家戶戶前街後河,
河上小船往來如梭,
街上店鋪林立。
橫跨河上的古橋有7座,
其中一座斟酌橋,
是當年畫舫雲集的所在,
有不少詩詞讚美斟酌橋畔的風光,例如:
「斟酌橋頭花草香,
畫船載酒醉斜陽。
橋邊水作鵝黃色,
也逐笙歌過半塘。」、
「半塘春水綠如澠,
贏得橋留斟酌名。
橋外酒帘輕揚處,
畫船簫鼓正酣聲。」。
根據民間傳說,
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建都南京後,
派軍師劉伯溫到蘇州勘查。
劉伯溫精通風水,他看見山塘河,
東起閶門、西連虎丘。
龍頭是閶門城樓、
龍身是七里山塘、
龍尾是虎丘,
似乎吳王闔閭將再世,
將要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
為保護大明王朝江山,
劉伯溫在山塘河,
這條龍身上建造7座石橋,
鎖住這條龍。
雖然橋困住龍,
但是還不夠,
山塘的西首是虎丘,
河裡雖然有龍,
但龍虎相爭必有一傷,
於是請貓來助陣,
製造7隻狸貓石像鎮守石橋。
有人認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訛,
不過沒有無史書根據。
在明清的詩詞中,
多次提到七里山塘,
明朝戲劇作家張鳳翼:
「七里長堤列畫屏,樓台隱約柳條青」,
清詩人沈德潛:
「七里山塘傍水涯,紅艷家家,綠蔭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