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宮
位於苗栗縣竹南鎮龍鳳里後厝仔,
明永曆年間,
隨著鄭成功來臺的一名武將,
將湄洲天上聖母神像,
奉到竹南海濱小廟開始奉祀,
後來聖母顯靈,
出現許多奇蹟,
深獲附近居民崇信。
清道光15年,
媽祖於香爐前顯靈,
指示居民遷往內地(後厝仔)。
1836年,
后厝陳錫坤
有感於媽祖之神威,
獻出土地作為廟地,
地方士紳亦籌資建廟,
讓居民永久奉祀,
並正式取名為龍鳳宮。
龍鳳宮內同時有奉祀註生娘娘,
主司懷孕生產、保護幼孩,
求良緣或求生子者,
通常備牲醴前往祭拜;
帶病兒前去祭拜者,
在擲筶叩求神諾後,
領受神前供奉之布製小鞋,
穿以紅絨線,掛在病兒頸上,作為神護。
龍鳳宮內亦有奉祀福德正神
俗稱土地公,
傳說在帝堯時代,
有專門教導人們耕種方法的農官,
後代的人為感謝他的恩德,
就將他奉為土地神。
土地公是每個地方的守護神,
所以各地的土地公都有不同的傳說故事。
到龍鳳宮,
可以看見136尺,
約有12層樓高,
聳立的巍峨聖母像為其特色,
只要登上塑像頂部,
就可遠眺台灣海峽。
千里眼及順風耳
原本是一對兄弟。
周武王時興兵伐紂,
此二人即為商紂王麾下的將領。
兄名高明,弟名高覺,
原為棋盤山的桃精與柳精,
為求功名,遂幻化成人,
下山投靠商朝。
商周交鋒,
高明利用自己能眺千里的專長,
高覺則使出能聽到千里外之聲響,
使得武王的進兵虛實及戰略都被紂王所預知,
而作出相剋之應對,使周軍大敗。
當時武王的身邊
有一位千古名相-姜子牙,
他先用照魔鏡得知紂王軍中有此二魔物。
接著,為了混淆敵人視聽,
他下命全軍在出戰之時,
大鳴金鼓,以混亂順風耳(高覺)之聽覺;
大旗旛揮舞,
以遮千里眼(高明)之眼。
再加以鳥雞黑狗之血驅邪氣,果然見效。
姜子牙並以法術力敵兩兄弟,
使他們受重傷而亡。
他們的魂魄飄到名為桃花的山上,
轉而成為索婚的厲鬼。
直到媽祖將其收伏,
才成為媽祖的部屬。
交通資訊:
開車:頭份交流道下,循124縣道至竹南,取中正路直行,經鎮公所、竹南國小後,續行不久遇民生路,右轉循民生路可抵,由交流道至此約6.3公里。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