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中午,
自己駕車來到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
好像來的不是時候,
落羽松剩下光禿禿的樹幹(枝)。
田尾
舊稱打簾,
傳說一百多年前,
當時有個人巫修齊,沉默寡言,
喜歡到處行走、信佛拜佛,
十幾歲就到唐山。
旅途中,他看到漳州地方的人種花,
帶回花卉植物的種籽及枝條,
將這些種籽及枝條開始繁殖。
幾年後,
打簾附近的住家院子,
旱田裡種滿茶花、橘子、含笑花等,
因為有這些花卉果樹的美化,
還可以藉此賺錢,
鄰居便開始學習,
開始大量種植花木。
在日治時代,
不少田尾人逐漸將花木栽植專業化。
台灣光復後,
田尾花木專業化,
改由農會來培育種苗,
農民以廉價申購回去種植,
田尾的花卉園藝事業,
有如百花爭放。
1972(民國61)年,
總統府資政謝東閔到田尾好友處賞花,
翌年省府正式將該地區規劃為公路花園,
形成如今的線狀的公路,
利用路旁住民原有的花木美化公路供大眾觀賞。
2002(民國91)年,
農委會正式輔導田尾公路花園,
成立田尾鄉休閒園區,
田尾這個花之鄉的花卉園藝觀光休閒園區,
是全台最歷史悠久的花卉休閒園區。
沿著步道種植一整排的落羽松,
如果樹葉全數長出來,
在秋冬季一定會是很迷人的步道。
落雨松原產北美濕地沼澤地,
樹冠直立高大,
高可達50公尺,
胸徑可達5公尺。
台灣於1901年引進,
現台灣各地均有種植,
因樹形優美常被種植為庭園造景樹及行道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