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家廟
位於彰化縣永靖鄉港西村中山路二段489號,
主祀陳氏歷代祖先。
繩結恢先緒,武承紹箕裘。
陳氏子孫自清康熙以來,
陸續渡海來臺,
居住在彰化縣永靖及田尾溪畔、打簾一帶。
由聲榮公渡臺裔11世陳元英,
聯合3世祖武平公派下,
來臺子孫搜錄家族資料編成族譜,
並於同治11年(西元1872年)
興建武平公祖祠於湳港西,
惜毀於光緒24年(西元1898年)的洪水。
取「繩取祖武」之意,
命名「繩武堂」,
可光祖德流芳,
亦可繼承祖先心志。
正廳神龕供奉開饒始祖陳木苑公神位
及三、四、五世祖先。
上懸有「繩武堂」匾,
廳前有一拜亭,
建築典雅、木雕精細,
天井四角落浮雕,花、草、麒麟、仙鶴頗具特色。
家廟建築採兩殿兩廊兩護室之四合院式格局,
主廟屋頂的中脊上飾雙龍抱「福祿壽」三神,
天井四角落精緻浮雕,頗具特色。
因民國88年(1999)921大地震受損,
甫整修完成,
看起來光鮮亮麗,
門窗全數打開,
不會有陰森感覺。
民國4年13世陳儀亭,
感於無祖廟祭祀祖先團聚族親,
導致「族人多而親親之義疏,
子孫遠而敬祖之心忘」,
乃倡建家廟於現址,
並於隔年完成。
兩尊門神鎮守家廟,
最早的門神是神荼和鬱壘,
後來陸續出現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哼哈二將,
以及漢朝的勇士成慶,
還有傳統信仰中的四大天王。
到唐朝又出現了鍾馗,
太宗時還有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大將也成門神。
起因於有一天,
唐太宗在夢中夢見涇河龍王向他求救說:
「我昨天和一位算命師打賭,
說幾時幾刻會下多少雨,
我為了贏得勝利,
就多下的一點雨,
也更改下雨的時辰,
因此天帝生氣準備在明天下午砍我頭,
而監斬官正是您的宰相魏徵,
您只要留他在宮中,
讓他無法到場監斬,
我就得救了!」
唐太宗聽了點頭答應。
第二天,
唐太宗邀宰相魏徵前來下棋,
一直連下了數盤,
唐太宗都故意放水,
一直拖到下午,
魏徵下棋中竟然睡著了,
太宗想這樣也好,
他睡著了就無法去監斬,
但魏徵醒後告訴太宗他在夢中,
斬下了涇河龍王的頭,
唐太宗大驚。
從此以後,
唐太宗就不得一夜好眠,
涇河龍王的鬼魂夜夜都來騷擾,
並且向太宗索命,
使太宗根本睡不著覺,
因此太宗的身體越來越虛弱。
後來唐朝的大臣知道唐太宗逐漸消瘦的原因,
於是叫唐朝的開國功臣-秦叔寶和尉遲恭
守在太宗的寢宮門前,
大臣們的理由是兩位武將英勇威武,
龍王的鬼魂就不敢來騷擾了。
太宗想想這樣也好,
於是秦叔寶和尉遲恭就在寢宮門前鎮守一夜,
太宗果真睡得很安穩,
他們兩人在寢宮門口守了3天,
這時太宗想到了一個妙法子,
叫畫家畫下兩人的畫像,
貼在寢宮的門上,
果然有效,
後來民間也就沿用太宗的方法,
將兩位將軍畫在紙上貼在門上,
以達到避邪的效果。
歡迎貴賓、宗親前來參觀(拜),
這裡有家廟詳細介紹資料,
可以認識陳氏家廟沿革。
廟為兩殿兩廊兩護室之格局,
三川殿屋頂燕尾翹脊,
上飾雙龍抱福祿壽三仙居中,
花紋漆彩十分講究。
左右圓窗分別對置了
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泥塑橫聯,
古典雅緻。
盡頭有拱門左右彎進,
可達家廟左右護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