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傍晚,
搭客運到台北逛街,
在建成圓環下車,
隨意走走看看。
臺北圓環,
又名建成圓環,
面積約1,732平方公尺,
成形於1908年,
本為一圓形小型公園,
中心為空地,
周圍遍栽七里香、榕樹等。
49台壹新聞在這裡電視牆打廣告
淡水線鐵路開通之後,
該地成為大稻埕腹地,
攤販聚集。
因位處臺北市大稻埕鬧區附近四條道路
(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天水路)
交會的環狀區域,
現屬於大同區。
日據時期為臺北市重要小吃夜市,
曾於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
變成防空蓄水池,
1945年台灣光復後,
恢復小吃容貌。
電視牆在這裡應該可以賺到錢,
圓環整天車水馬龍不停歇。
1980年代之前,
台北圓環一直為台北重要地標之一。
隨著臺北鬧區東移,
多為違章攤販組成的台北圓環漸趨沒落。
台北圓環4個字在上方很醒目,
可惜沒幾個人來捧場。
1993年及1999年圓環兩度大火,
接近荒廢達10年之久,
直至2002年,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
以美食小吃街型態重新開幕。
重新開幕後的建成圓環,
但因玻璃帷幕設計不良,
又原本圓環內知名店家均沒有進駐,
故造成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不但二樓無法利用,
原本在一樓的20攤攤位,
僅剩於6攤,並嚴重虧損。
台北圓環保庇館
在各方考量下,
2006年7月,建成圓環正式歇業。
2008年,臺北市政府宣布,
建成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
並更名為台北圓環,
於2009年6月22日重新開幕。
惟因向北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
與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
租金認知出現歧異,
二房東華旭公司主張圓環新增頂棚工程費,
應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擔,
因而片面將租金由每月25萬元調高至50餘萬元,
雙方因此上法院互控,
導致於2011年5月1日再度歇業。
圓環旁一棟棟高樓大廈,光鮮亮麗。
大都會資源多,
有路平專案口號下,
道路都很平整沒有破損。
相較於鄉下地方堪稱地無三尺平,
有如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