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花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好多年前,團體旅遊曾經來過一次,各個角落都有拍照,可惜相機膠卷沒裝好,送相館沖洗,沒一張成功的,白忙一場,很懊悔。事隔多年後的今天(2014年2月15日),獨自一個人揹著相機出遊,在新北市政府辦公大樓遊客中心問林家花園怎麼走?當班的小姐導引我往左走,可是走半天直覺似乎有誤,詢問路人才說方向不對,很烏龍,遊客中心竟然會很離譜的導引錯誤方向,不過,心靈轉個彎,不要罵人,將多走的冤枉路當健行運動。
林家花園,全名應該是林本源園邸,為台灣清治時期,位於台北板橋的家族。「林本源」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板橋林家的「商號」。管理林家的5個家號(商店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意為「飲水本思源」,並以「本源」為總家號。
林家花園,是林家於板橋所興建,是目前臺灣僅存少數算完整的園林建築。可追朔至1847年,當時為林家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居所。1977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臺北縣政府,並於1982年開放參觀。目前林本源園邸由新北市政府等單位共同負責保護與整修,並為園林類二級古蹟。
林家花園總面積6,054坪,可分成「園」和「邸」兩個部分:園又被稱作「板橋林家花園」,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邸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處,即庭園西側的三落大厝。在清光緒年間陸續興建,到光緒19年(西元1893年)才全部完工,總共花50萬兩,相當於同時期建造的台北城總經費的兩倍。
入口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座古厝
走道兩側都是美麗的花草
涼亭內有專人解說
這是飼養孔雀等動物處所
花園綠意盎然,古樹名花不計其數。
迴廊,蜿蜒曲折,遍佈園內各地,
有些地方看似走到盡頭,
過了一座寶瓶門,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迎面而來的大好風光;
有些地方直線距離明明只有十幾公尺,
但是卻建了彎彎曲曲數十公尺長的迴廊,
走在其間,透過視覺觀賞角度的轉換,美景自然而然的映入眼中。
汲古書屋
仿明代毛子晉之汲古閣而命名。
曾經收藏圖書數千卷,不乏宋元善本,
為林家子弟讀書之所。
汲古書屋
是一座三開間並帶軒亭的建築,
前後皆設格扇門,以利出入,作為書屋,
窗格子均採較簡潔大方的形式。
上方外形像棺材
寓意升官發財
處處可看到曲徑幽巷
老人家獨坐在涼亭內低頭思考
花好月圓人壽
園區內分布著大小形式不同的涼亭
古老房屋兩側懸掛紅色燈籠,更顯得古色古香。
月波水榭
榭是蓋在水邊的建築,外型為雙菱形,
因伸出水面所以有小橋與岸相連;
屋頂有平臺,可供人賞月。
因月影映於水中,故名「月波水榭」。
造型像月波水榭,類似觀戲台。
很美的建築物,觀光客紛紛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林家花園處處可見水缸,
平時可養金魚,寓意年年有餘,
,亦有聚財的涵義,
也方便為盆栽澆水,
最主要原因是萬一傳統的木造建築失火時,
可充份發揮消防救災功能。
方鑑齋
為昔日讀書之所,平時亦是騷人墨客吟詠唱和之處。
前有一方形水池,水面如鏡,故稱為[方鑑]。
池之四邊各有建築,包括戲亭、看臺、遊廊等。
積善有餘慶看今日仁周晉豫寵錫絲綸定卜書堂開綠野
人生惟行樂且偷閑嘯傲煙霞平章風月靜憑曲檻數青山
註解:
經常行善的人家必有滿盈的喜慶,看看今天賑災的仁愛義舉,遍及山西、河南兩省的災民,朝廷恩寵賞賜聖旨,擇定吉時修建如畫的廳堂,開展翠綠田野的美好風光;
人生在世應該及時行樂,暫且偷一些餘閒,縱情嘯傲在煙霞之中,品評清風明月,靜靜地倚靠著彎彎的窗檻,數點遠處的青山。
開軒一笑
當年邀請戲班娛賓,觀眾不是自家人就是貴賓,
人數不太多,因此戲亭並不大。
屋角三落大厝屋頂的建築方式叫做「燕尾 」,
在以前只有大官或是特別有錢的人家裡,
才會蓋起燕尾形式的屋頂。
這裡又是一涼亭
園內一小型門口似的建築物
香玉簃
簃為閣邊小屋之意,
是觀賞花卉之所。
又是一座豪宅,不知名稱。
獨坐樹蔭下聽歌?思考?
觀稼樓
二樓四周有露天平台,
當年在這裡可遠眺田園農夫耕作,
園中第二大的建築物。
這裡又是一座涼亭
小橋、假山
榕蔭大池
為曲尺形的不規則水池,為園內最大的水域,
池畔深植老榕數株。
榕蔭大池旁,有一座敬字亭焚紙爐,
有字紙必拿至此焚燒,
有珍視民族文化,敬惜字紙,尊重文字,珍視民族文化。
蝙蝠型漏窗,表示”福氣”意思。
雙錢型漏窗,表示”富貴”意思。
雙桃型漏窗,表示”長壽”意思。
定靜堂
林家花園佔地最大的建築,四合院的格局。
定靜堂門上有匾曰
山屏海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