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古名雞籠,位於台灣東北部,以深水之天然港灣著名。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台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台灣頭與台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人口約38萬人。全市95%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原與東海毗鄰。
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和平島)為基地殖民台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之後,鄭氏王朝在南台灣打敗荷蘭人之後,於1668年揮軍北上,將殘餘駐守在雞籠的荷蘭人驅離,至今在和平島還有荷蘭人臨走前所留下的蕃字洞遺跡。
進入清治時期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蠻荒之地,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與優良港灣,建議其政府派軍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雞籠終於隨著台灣開港而開放為貿易港,而後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取「基地昌隆」之意,改名為基隆。
清光緒10年(1884年),中法戰爭台灣戰事(俗稱西仔反)爆發,法國軍隊曾多次攻佔基隆以作為封鎖中國大陸的跳板。中法戰爭結束後,台灣於1885年建省,由同治中興名將劉銘傳擔任首位巡撫。當時因淡水港口逐漸淤塞,劉銘傳計畫將港灣形勢優越但交通不便的基隆作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以基隆為縱貫鐵路起點、著手於基隆港興築港口設施,並積極整頓台灣第一座官方煤礦,但其計劃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而未能完全實行。
日本於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後,日人為將基隆建設為台灣與日本本土的轉運樞紐,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進行了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基隆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埠,也是台灣日治時代的第一大港。由於周邊地區的礦業在日本人的積極開發下逐漸發達,基隆也成為了礦產主要的輸出港口。港口貿易加上礦業的興盛,奠定基隆今日的都市基礎。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基隆由於其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在大戰末期首當其衝,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區幾成廢墟。
二戰結束,基隆為日本人撤退及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的主要出入點。1947年發生228事件時,基隆為影響最劇的地方之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基隆湧進大批軍隊與眷屬,並負責接收逃難台灣的大陸移民。基隆的礦工業經過復建後再度興盛,採煤業在1968年達到高峰;而基隆港因應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到1984年已名列世界第七大貨櫃港。
基隆市的地勢多丘陵而少平地,東側及西側各被基隆火山群及五指山山脈環繞。位於市區南側的獅球嶺,為基隆對島內城鎮聯繫的必經之路,而以獅球嶺為中心左右延伸的丘陵地,構成了基隆市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獅球嶺以北為市區及港口所在,是基隆市的精華地帶;以南則為基隆河河谷,碇內、暖暖、八堵、七堵、六堵、五堵等市街聚落皆沿河而建。
基隆市KEELUNG
基隆市火車站
基隆市火車站內
基隆市車站前
基隆市車站願景圖
基隆市海港大樓
基隆市海港大樓
基隆市
基隆市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基隆市海關
基隆市街道
基隆市街道
基隆市街道
基隆市田寮河
基隆市田寮河富狗橋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文化中心 謝宜娟個展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文化中心 雞籠中元祭
基隆市文化中心門口石獅
基隆市文化中心 凹凸正反虛實,徐成坤作品展。
基隆市文化中心凹凸虛實展
基隆市文化中心 黃鐵石
基隆市文化中心 謝宜娟個展
基隆市文化中心 福
基隆市文化中心書法展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文化中心贈春聯
基隆市文化中心金蛇迎春名家揮毫贈春聯活動
基隆市文化中心蔣公銅像,某首長如換黨,可能會被移除。
基隆市文化中心 金蛇迎春
基隆市文化中心內
基隆市 基一信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