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地區黏土品質良好,又有得天獨厚的燃料天然瓦斯與煤炭,另外丘陵地形方便早期製作登窯,有先天的優厚條件。再加上後天日據時期,日本人在苗栗地區投注許多開發製作陶瓷的技術,此後才讓苗栗能成為台灣陶瓷發展史上的重鎮。苗栗北部早期有竹南蛇窯,中部則有公館陶,南部有華陶窯。

    苗栗是台灣多山地帶,有著名山城之稱,東部山峰重疊,西地區為丘陵地區,濱海地區平原稍多,山地和丘陵地佔全縣面積的80%以上。日據時期,日本人發現苗栗蘊含著豐富的黏土礦及天然氣燃料,在黏土原料方面,苗栗地區有豐富而良質的黏土資源,其主要產地在南庄、公館福基、大坑等地區。

    苗栗縣所產之黏土礦屬於中世紀含煤層之黏土礦,其分佈北由獅頭山山脈往南至大坑,甚至更延伸至三義附近的山脈。燒窯就是高溫燒陶,在燃燒材料方面,苗栗用於陶瓷業的燃燒材料主要有3種:一為木材,二為天然瓦斯,三為煤炭。這3種燃料在苗栗地區都非常豐富,奠定了苗栗地區陶瓷業發展良好的物質條件。
   
苗栗地區居民以客家人為主,客家人一向以勤儉持家,凡事但求實用,不求奢華,這種生活型態表現在陶瓷業所表現出的特色,在原料的使用上,盡量使用價格低廉的天然資源;在產品的表現上,早期較少雕琢,釉藥中也很少使用色料,產品顯得樸實無華。可以說,客家勤儉文化在陶瓷發展的風格上呈現出影響力。
   
苗栗人的陶瓷製作過程,主要包括坯體成形、乾燥、施釉和燒成四個步驟。苗栗陶瓷的成形法依窯系的不同而有所分別,有傳統手工製作的技法,主要包括轆轤成形法和徒手成形法。轆轤成形法是栗窯業的主要成形方法;另外有機械製作的技術,主要包括璇坯成形法、注漿成形法及擠出成形法等。
    
公館是陶藝重鎮,公館窯業之發展最早是在日據時期(1897)年,日本人岩本東作先在苗栗市西山設立一座小型窯場,後來由當時苗栗街長石山丹吾和岩本東作合作,開始在公館庄大坑地區楓仔坑一帶,發現質地良好的陶土,於是將工廠遷至公館繼續經營。

    公館窯成立於日據時期昭和11年,第一代創始人林添喜先生及林雷阿粉女士,接著由第二代林梁長妹經營。到第三代林中馨,開始將台灣西洋之精緻陶瓷外銷世界各地,成為台灣外銷商品中之大宗。公館窯自日據時代至今已有70年的悠久歷史。林家古厝與公館窯之關係密不可分。公館窯的產品大都以生活陶器皿為主,如大水缸、甕、缽、泡茶器具,以及裝骨頭的金斗罈、花盆等。1970年代,裝飾陶瓷的風行,公館地區的陶瓷廠大量興建,成為陶瓷業的黃金時代,為台灣賺了不少外匯。過去,公館地區大小陶瓷廠約有80餘家,有專門生產生活器皿的,也有生產裝飾陶瓷的。陶藝師利用傳統的手拉坯技術,創作造形美觀的陶藝品,使公館鄉成了古樸雅致的陶藝世界。

   公館鄉,是陶瓷的故鄉,為帶動地方休閒觀光產業,推廣地方優質農特產品,公館鄉公所戮力於打造公館鄉成為全國唯一的陶色公路。而公館在地陶藝的工作者,也在此次彩繪活動中積極參與,提供高水準陶藝作品,數量高達70個,以積極振興陶藝產業,並朝向觀光陶藝發展,營造公館鄉成為全省獨一無二的陶色公路。其中以公館台六線省道及沿山道119甲線為示範道路。

 

建構美麗新公館 共創優質好家園

 

歡迎蒞臨公館鄉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路中央之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客家花布陶甕

 

 公館鄉陶瓷觀光工廠

 

 公館鄉觀光工廠門口大陶甕

 

 公館鄉藝術造型之陶甕

 

 公館鄉藝術造型陶甕

 

 公館鄉路中央客家花布陶甕

 

 公館鄉路中央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造型陶甕


 

 公館鄉路中央陶甕

 

公館鄉藝術造型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大坑柑橘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  福菜之鄉


 

 公館 芋頭之鄉 鄉長彭德台 2008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陶色公路

 

 公館鄉陶色公路

 

 公館鄉陶色公路


 

 公館鄉陶色公路

 

 

 公館鄉客家花布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路旁陶甕

 

 公館鄉 陶色公路

 

 全國客家福菜節在公館

 

公館鄉路旁綠美化

 

公館鄉路旁藝術陶甕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