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2年我們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12日旅遊,漸漸進入尾聲,117日下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看過維也納霍夫堡宮(Hofburg),來到精品區逛街,領隊阿哲在街道上簡單做口頭介紹,約定時間,放我們自行去逛街,好多精品店,且待我們逐家慢慢欣賞、品鑑。葛拉本 (Graben) 大道的中央,看到黑死病紀念柱(Pestsäule) ,為逃過黑死病這一劫而建,碑文意在提醒世人,不要忘記上帝給這座風花雪月的城市所帶來的懲罰。 1679年時黑死病蔓延時,皇帝雷翁波特一世發願,如果維也納人能逃過此劫就要奉獻。 

    雷翁波特一世為了感謝上帝終結黑死病,因而興建黑死病紀念柱,於西元 1693 年矗立在維也納繁華的葛拉本大道的中央,是三位一體的紀念柱。紀念柱是在說在天使的指示下,聖人打倒黑死病化身的女巫。柱上除了向上天祈禱的君王之外,最底端的是象徵受黑死病折磨的老婆婆雕像。 

   黑死病就是鼠疫,是極可怕的傳染病,在中古世紀人人聞之色變,相傳是蒙古人西征時帶至歐洲。黑死病造成歷史上的大浩劫,導致數千萬人的死亡。黑死病徹底改變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全家死光的貴族留下了大量的荒蕪土地,由於沒有勞動力,薪水不得不提高,農民有了收入來買下閒置的土地,結果他們中有很多人成了擁有土地的新貴族,農奴階層由此瓦解。 

    人們由於黑死病的侵襲,懂得衛生習慣,歐洲的下水排污系統才得到徹底的改善。除此以外,火葬開始成為最重要的喪葬方式;原本位於房間中央的壁爐被移到牆邊,建築開始採用灰泥或者石頭來代替木版,房間也變得更加堅固。黑死病徹底動搖宗教桎梏,人文主義的思想開始復甦,文藝復興的萌芽開始孕育。藝術家作品中不再是一貫的宗教形像,悲觀和抑鬱的情緒,贖罪和死亡的主題,成為這個時期的重要題材,以至後來才發展出歌德式的風格。 

    回飯店途中,經過一座公園,有看到作曲家約翰·巴普蒂斯特·史特勞斯雕像(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1899),還打上燈光,領隊特地停下來為我們介紹,頗具知名度的舞曲「藍色多瑙河」就是他寫的。因與其父同名,故通常稱為約翰·史特勞斯二世或小約翰·史特勞斯。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霍夫堡宮(Hofburg),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宮殿建築,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夏宮是熊布朗宮)。今日的霍夫堡宮殿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所在地。

 

    霍夫堡宮,也是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出生的地方,曾是昔日哈布斯堡王朝呼風喚雨的權力中心,前方的英雄廣場有個醒目的歐根親王雕像,在那裡展現躍馬英姿的,是曾經英勇擊退入侵的土耳其軍隊,他對建築十分有自己的品味,也因此讓霍夫堡宮呈現巴洛克式的華麗風采。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熊布朗宮,又稱麗泉宮﹝SCHLOSS SCHONBRUNN),意指美麗的噴泉,因此地有一道美麗泉水,是歐洲3大宮殿之一,位於奧地利維也納西南的盡頭。宮殿氣勢磅礡,是奧匈帝國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時間:1696-1700,長度:190公尺,公園面積:1,200×1,300m,房間數:1,400個。曾是奧地利皇室權力及財富的相徵,199612月正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熊布朗宮,是奧匈帝國皇帝的夏日行宮,也是中歐地區最宏偉豪華的巴洛克宮殿,其完工後的成品卻僅是建築師費歇爾‧馮‧埃爾拉赫(Fischer von Erlach, Johann Bernhard)原始設計中的一部分。 

   埃爾拉赫,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專屬的御用建築師,也是奧地利巴洛克建築發展的關鍵人物。1967年時,他以15歲之幼齡隻身前往義大利,在那裡實地研究古典建築的遺跡外,後來他撰寫了第—部建築史,並透過版畫得如法國的建築風格,當他於1867年返回奧地利時,維也納已脫離土耳其人的掌控,對未來充滿信心,並準備執行雄心勃勃的建設計畫,而他也很快找到顯要貴人作為贊助人,並打入皇室的社交圈,成為太子約瑟夫的家庭老師,這位太子也就是日後的約瑟夫一世;1696年時,他受封為貴族。 

   熊布朗宮,於1696年動工興建,雖然實際工程必須縮減原始設計,但與一般宮殿標準相較,規模仍算龐大。除了草圖中的大型庭院與兩座噴泉完成外,外觀乃仿造凡爾賽宮,中央留作主廳堂,左右側翼為皇帝與皇后的居所。約瑟夫一世於1705年繼承皇位,卻在1711年便駕崩,當時熊布朗宮仍未完工。 

   埃爾拉赫設計的內部裝潢採用大量的灰泥粉飾,並由頂尖藝術家負責天花板的彩繪裝飾。之後泰瑞莎皇后的宮廷建築師帕卡西於18世紀重新改建了整座宮殿,除了內部裝潢外,也為宮殿外觀做了些許更動,將頂樓加高之餘,又增建一層夾樓,同時也在北邊安置一列柱子,此舉也折衷了埃爾拉赫原有的圓柱設計。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奧地利(Republik Österreich),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及斯洛伐克,南面是義大利及斯洛維尼亞,西面是列支敦斯登及瑞士,北面是德國及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

 

    奧地利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活動,曾被古羅馬人、匈奴人、倫巴第人、東哥德人、巴伐利亞人及法蘭克人佔據。由1013世紀(1489年)哈布斯堡家族進駐奧地利,從此至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聖羅馬帝國。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而在此兩年前,弗蘭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宣佈自己為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統治範圍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奧地利帝國又和匈牙利合併為一個共主邦聯──奧匈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敗後的奧匈帝國被分割,其中原先內萊塔尼亞的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奧地利。戰敗的奧地利被禁止與德國合併。1938年,納粹德國實現了德奧合併目的。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維也納(Vienna),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及維也納邦首府,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及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從多瑙河的南岸發展起來,現在拓展到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人口172.3萬人,共分為23個行政區。歐洲著名的國際都市之一。因市內古典音樂氣氛濃厚,引來各國音樂家聚集於此,具「世界音樂之都」及「樂都」等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與北部、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係明顯發展,與東歐諸國的距離很近,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發僅60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的距離。

 

   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區,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貝維第爾宮(Obere Belvedere),位於維也納普林茲.歐伊建大道(Prinz Eugen-Str),是奧地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宮殿之一,以法國凡爾賽宮為藍圖,遼闊的法式花園,對稱設計的階梯及軸向設置的噴泉水池,噴泉中的海神塑像及斯芬克斯雕像,以及草坪、巨大的花壇等等設計,可見17世紀花園造景的富麗堂皇。與霍夫堡宮不同的是起建人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名軍事元帥--薩福伊.歐根親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他身材矮小,曾在法國入伍遭拒,最後加入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土耳其攻打奧匈帝國時崛起,10年內成為大帥親王,無論是在西班牙皇位繼承戰,或是與法國路易14的談判中,都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1714-1718年的土耳其戰爭,打敗土耳其後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鎮國大將軍,前後服侍過哈布斯堡的3朝皇帝,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1700年歐根親王在皇帝賜給的土地上,由名建築師希爾德布朗特(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設計,為他建造夏宮。整座貝維帝爾宮依緩坡地形而建,歷時24年完成,包括上宮、下宮兩座宮殿,下宮竣工於1716年,是供歐根親王起居用。上宮是歐根親王迎賓設宴的場所,在1724年落成。中央以一座吉拉德(Girard)設計的法式花園互通。從貝維帝爾宮的正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黑色鑄鐵門,上面飾有象徵Savoy的「S」字樣,門後佇立在水池盡頭的就是上貝維帝爾宮。建築物外觀結構左右對稱,寬敞開闊的三面窗形立面,巨大的弧形三角楣飾形成的中央建築主體,低圓頂塔樓分立二側,沒有任何浮誇的規律性,具有整體協調統一的美感,內部裝飾富麗堂皇。

    建造夏宮時,親王仍為不忘他是軍事統帥,在上宮的設計中,將自己的司令部、兵營和哨所等象徵性地設計到階梯式屋頂上去。他沒有子女,死後財產遺留給姪子,可惜姪子嗜賭將城堡給輸掉,後來由奧地利政府收歸國有成為現在的美術館。收藏有克林姆特、柯克施卡及歐洲近代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比德邁式(Biedermeier)傢具、法國的印象派、寫實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等藝術風格作品。

  

我們的車離開匈牙利,進入奧地利,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2日旅遊,進入第八天,在匈牙利雙子城布達佩斯(budapest),參觀國會大廈(Orszaghaz)外圍環境,在20世紀初它是全球最大的國會大廈,坐落於多瑙河之濱,位於多瑙河畔Margit橋與鏈橋中間的佩斯側,目前是匈牙利最宏偉和莊嚴的建築之一,也是一座非常壯觀的新哥德式建築物,用不同材料建成,而外牆是當地的雲石。哥德式建築藝術源自法國,即尖頂風格,流行於歐洲中世紀,其代表作首推那高聳的大教堂,教堂尖頂直插雲霄。而新哥德建築,則是始自18世紀中葉時英國出現哥德建築風格的復活,到19世紀這種風格盛極一時。  

    布達佩斯的國會大廈,建於1885年至1904年,建築工人達一千餘名,全長268公尺,最寬處為118公尺,中心圓形拱頂的尖端高96公尺,旁邊有兩個哥德式大尖頂,22個小尖頂,內部佔地面積1770平方公尺,共有691間廳室,有些廳室飾以壁畫。通向10個庭院的建築群共有27座門,29個樓梯間,所有樓梯的總長度為20公里,而面向多瑙河的外牆飾有88座匈牙利的名人雕塑。這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築師Imre Steindl(1839-1902)的傑作,Imre Steindl的興趣在歷史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哥德式建築,他的另一名作是匈牙利的聖.伊莉沙白教堂,但不在匈牙利,而是在德國城市Marburg

   英雄廣場 (Heroes'Square),是布達佩斯中心廣場,是1896 年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在歐洲定居一千年而興建,在1929 年完工。整個建築群壯麗宏偉,象徵著幾經戰爭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對歷史英雄的懷念和對美好前途的嚮往。廣場中心的千年紀念碑,高36 米 ,頂端是一尊天使銅雕。碑前,還有一方象徵性棺樞,是用47 噸重的白色巨石製成。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匈牙利人民為紀念歷代民族英雄而建的。千年紀念碑柱頂站立著匈牙利的保護神--天使加百利的雕像,天使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持皇冠。正中是大首領--阿爾帕德,在紀念碑後面,有兩座高達16米的弧形柱廊,每座柱廊中矗立著7位匈牙利歷代著名統治者的雕像,分別反映了戰爭與和平、勞動與愛情、知識與光榮等題材廣場正對著的是布達佩斯最美的街道--安德拉什大街,原名共和國大道,建於1876年。2002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現在的英雄廣場已成了該國國內外遊客參觀遊覽的勝地。  

  

布達佩斯  漁夫堡遠看國會大廈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2日旅遊,進入第八天,在匈牙利雙子城布達佩斯(budapest)13世紀便為皇宮所在的城堡山,處處可見中世紀的丰采,參觀過漁夫堡(Halaszbastya),接著是在旁邊的馬蒂亞斯(Matyas templom) 大教堂。 

    馬蒂亞斯(Matyas templom) 大教堂 1241年,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Bela IV)下令興建的布達羅馬式聖母教會堂,15世紀時匈牙利國王馬提亞斯將其擴建,並加蓋了80公尺 高的尖塔,在此和皇后碧翠絲舉行婚禮而改名,同時也是匈牙利國王加冕之處,馬提亞斯教堂在匈牙利的皇室地位中,正如英國皇室用來舉行婚禮和加冕的西敏寺一樣重要。教堂的貝拉高塔外牆貼滿了馬賽克磁磚,極為美觀。城堡山的中心點是聖三位一體廣場,高聳的三位一體雕像,1712年便豎立在此的三位一體雕像,在艷陽下依舊閃閃發光。1988年被指定為世界遺產。 

     大文豪雨果曾經將馬提亞斯教堂譽為「石頭的交響曲」,從山下往上看,就能發現它的特別,看見這教堂,它沒有傳統的哥德式對稱形式,蘊含匈牙利民俗、新藝術風格和土耳其設計等多種色彩,白色尖塔和磁磚屋頂,外牆有很特別的彩色馬賽克圖騰磁磚,教堂內部的彩繪玻璃、玫瑰窗和壁畫,為整個教堂增加些許趣味和生動,因為在早期土耳其曾經佔領過這地方,使得教堂的形式融合伊斯蘭教的風格,改建後也加入一些巴洛克及哥德元素在其中,融合多樣的文化後,使得教堂在山坡旁,更顯得耀眼奪目。 

    馬提亞斯教堂,還有貼滿馬賽克磁磚的貝拉高塔、聖母聖嬰像(傳說中這尊雕像在土耳其佔領匈牙利期間被藏在教堂的牆壁內,當時土耳其人卻毫無察覺,不過卻在1686年時十字軍擊潰土耳其人時,教堂毀壞之際卻又神奇的出現在世人眼前)、被喻為匈牙利最佳哥德典範的聖母升天石雕大門和貝拉三世與安娜皇后的陵墓。 

    此外,教堂內部附設有展示歷代國王與主教的聖器與聖物,其中還包含了國王加冕皇冠的複製品(真品在國會大廈內)。目前教堂內仍延續著自1867年始的管風琴音樂會。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2日旅遊,今天算是進入第八天,匈牙利雙子城布達佩斯(budapest),要參觀的是位於山坡上的漁夫(Halaszbastya) 漁夫堡,建於1895年,是由弗里傑 · 舒勒克(Frigyes Schulek)所計,經過6年時間興建完成。中世紀當時漁民為防禦此地多瑙河上來的海盜,乃經7馬扎爾人(Magyarok)部落集會決議,興建在這一段城牆防禦海盜,為了紀念昔日漁夫,因此將這座城堡命名為漁夫堡。 這些尖塔高低不一,層層疊疊的白色尖塔頗饒童趣,彷彿童話故事裡的夢幻堡,7座尖塔代表7馬扎爾人部落。雖說漁夫堡現在已沒有實際的防禦功能,但羅馬樣式的白色尖塔卻深得外來遊客的心。在布達佩斯中欣賞多瑙河及兩岸的最佳位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漁夫堡幾乎全毀於戰火,由原來的設計師弗里傑·舒勒克的兒子替代其父親負責修復。漁夫堡迴廊外石柱上的雕刻各不相同,在外頭欣賞這些紋飾也別有趣味。漁夫堡周圍的觀景台或塔頂視野遼闊,在此由西向東,可看到多瑙河畔兩岸的美景、瑪格麗特島,東面的佩斯,以及蓋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有智慧的設計者,利用原本留存的中世紀城牆興建要塞,如今已成為布達佩斯最美的一個觀光景點。

  

布達佩斯(budapest)住宿之Holiday Inn  Hotel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2日旅遊,今天算是進入第七天了,在匈牙利人稱「多瑙河明珠」、「東歐巴黎」的雙子城《布達佩斯》,復古的《布達》、現代的《佩斯》,由多瑙河上不同造型、不同故事的大小橋樑連接著。

    抵達後,搭乘遊船巡遊藍色多瑙河,兩岸美景盡收眼底。下午原安排前往具有療效的,目前是全歐洲最大的溫泉浴所Szechenyi bath spa budapest 泡溫泉,布達佩斯被稱為溫泉之都,全國有128個被使用的天然泉,而布達佩斯就佔了世界紀錄30個以上。其中有10個已被認可為有醫療效果的溫泉,將舒緩旅途上的勞累、兼備健康養身的目的。 

    領隊阿哲在車上問我們22位遊客,有自備泳衣嗎?沒人舉手,泡湯就真的泡湯了,只好變更行程,提早到Holiday Inn飯店,多餘時間阿哲引導我們去逛飯店附近的TESCO大賣場,裡面東西應有盡有,看到的蔬菜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很不一樣,包括轎車也有展售,晚餐在吉普賽音樂及歌舞中,享用豐盛美味的道地吉普賽風味餐。 

  

布達佩斯大賣場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有「中歐巴黎」之稱的布達佩斯(Budapest),不僅是匈牙利的首府,同時還是全國的行政與經濟文化中心。橫跨在多瑙河的兩岸,它基本上是布達(Buda)與佩斯(Pest)兩個城市組合而成的,左岸是古老又傳統的布達城,右岸則是充滿巴洛克與古典主義建築的商業城市佩斯城,多瑙河左岸的布達城堡山保存許多重要的布達佩斯中古遺跡,以及幾個不錯的博物館,更是全覽整個布達佩斯和多瑙河的眺望點。 

   海拔約170公尺的城堡山位在長約1公里 的高原地上,主要分為皇宮和舊城兩大部份,皇宮所在地是13世紀所建的城堡,舊城則是當時中古時代平民主要的居住生活地,現在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保護名單,同時也是是布達佩斯手屈一指的觀光區。 

    從布達跨越多瑙河到右岸的佩斯,瞬間就從古典高雅風情轉換到現代繁榮的現代都會,從3條地鐵站交會的德亞克廣場為中心,不論步行或搭乘地鐵,都可方便抵達佩斯的各景點。布達佩斯的購物樂趣、匈牙利美食、經典藝術文化饗宴,都可在這人文薈萃的現代佩斯一嘗夙願。多瑙河灣的美景,結合自然與人文風情,令許多遊客印象深刻流連忘返。

  

布達佩斯多瑙河畔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匈牙利,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央,首都布達佩斯也位處該國的中心,人口約兩百萬,1873年由布達、老布達、和佩斯3個地區合併,使布達佩斯成為一座國際性都市,並成為匈牙利工商貿易、交通運輸、藝術文化、教育與建築藝術的中心。 

    布達佩斯,充滿羅曼蒂克韻味的多瑙河流貫中心,其獨特魅力在於美麗的大自然,以及富有人情味的奧匈帝國式建築風格,不僅是商務之都,也是節慶文化之都、博物館之都以及溫泉之都,擁有豐富的文化與自然的資產。 

    匈牙利人,屬於烏拉語族中最大分支──芬烏(Finno-Ugric)語系的一支,原本居於俄羅斯境內的黑森林地區,在公元前2000年開始西遷,經過多年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部分族人在族長阿爾帕德(Arpad)帶領下,於公元896年定居於布達佩斯,漸漸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部落,該民族四出征戰,馳騁沙場上,有優良騎術,人人都被訓練成精湛的騎兵。 

    現在匈牙利人未利用騎馬術四處征戰,僅用來賺觀光財。距離布達佩斯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有個叫Lazar Reitpark的牧場,它以馬術作招徠,表演者騎在馬背上以高速跑過,射箭靶、跳火欄,甚至腳跨兩匹馬駕馭57匹馬入場,坐在無馬鞍奔騰的馬上表演射箭,揮動長長的馬鞭驅使馬匹表演,技術精湛,令人拍案叫絕。而最精采的,要算是馴馬一環,當主人命令馬兩膝地或橫躺地上時,都乖乖照做,非常聽話,溫馴得像隻小狗。而壓軸表演是由身穿紅色長裙的女騎士,很特殊的是側坐馬背,不是跨坐,駿馬在小小圓台上轉圈跳舞,高貴又優雅。午餐在牧場內餐廳,於吉普賽人的樂音中,吃匈牙利菜餚紅辣椒燉肉湯GULYASR及鵝腿風味。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我們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12日旅遊,2012年11月4日晚上在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sky)住宿KEMPINSKI Hotel RIVER PARK飯店。飯店品質很高級,應該是完工沒多久,裡面各項設施都很新穎,最主要的是房間稍寬敞一些,前面行程住宿有一天,床鋪兩張單人床都靠同一面牆,走道很狹窄,房間小到簡直像難民營,這家旅行社安排飯店品質高低落差太大,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下次出國是否還要挑這一家,還有待考慮。 


KEMPINSKI Hotel RIVER PARK 飯店前大門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斯洛伐克共和國(Slovenská republika),在1993年脫離捷克的聯邦體制,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sky)位於該國西邊,多瑙河兩岸,距離奧地利維也納只有60公里,有東歐最後一顆珍珠之美譽,是斯洛伐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擁有數座博物館、歌劇院、美術館,藝文氣質相當濃厚。面積4.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0萬。西北臨捷克,西南臨奧地利,官方語言為斯洛伐克語,議會民主制國家。20043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200451日起成為歐洲聯盟的一員,在200712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200911日起加入歐元區。

    登上多瑙河畔的布拉提斯拉瓦城堡(Bratislavsky hrad),位於老城旁,高82公尺的小山丘上。四四方方的城堡屹立在多瑙河旁的山丘上,城堡裡頭也是布拉提斯拉瓦國家博物館的分館,同時也是可眺望多瑙河和布拉提斯拉瓦城區的好去處。遠遠看去好像一張翻面倒立的桌子,四肢腳朝天。早期曾是凱爾特人的防衛鎮。羅馬帝國時的軍事要寨。是斯拉夫民族最重要的政治、軍事、行政及教會中心。

    這座四方形城堡在14世紀曾是防止鄂圖曼帝國入侵的要塞,16世紀成為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的府邸,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瑪麗亞.泰瑞莎在維也納之外的行宮。站在城堡上居高臨下,多瑙河一邊是舊城紅磚瓦建築後遠方錯落的現代大樓,另一邊則是1950年代,因應大量外來移民而且的公寓住宅群,這座城市美麗光景盡收眼底。

   總統府(Grassalkovich palace),洛可可樣式,府前有吸引人的銀色地球噴泉,建於1760年,是匈牙利議會領袖Grassalkovich侯爵的夏宮。他在位的時候
這裡是匈牙利貴族的社交中心。西元1772年著名的音樂家海頓也曾於此指揮演出。1939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在布拉格用過西式早餐後,搭乘遊覽車前往曾是摩拉維亞的首都,現為捷克第二大都市布爾諾(Brno),離布拉格兩個多小時車程,是個樸實的小鎮,以舉辦國際商品展而知名,也是最重要的工業城,雖然沒有布拉格的繁榮,卻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受。 

    參觀位於布爾諾東北方30公里的邦加鐘乳石洞穴(Punkva cave),是捷克摩拉維亞喀斯特岩溶區(Moravian Karst Rock Mill)的一處鐘乳石洞穴;摩拉維亞喀斯特岩溶區是中歐最重要的岩溶區之一,此園區是捷克的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園區內有1100多個洞穴,其中僅4個洞穴有開放參觀,我們參觀的邦加鐘乳石洞(Punkva cave)1909年被發現,是開放參觀洞穴中最大而且可搭船遊地底河的洞穴。
    
抵達邦加鐘乳石洞區之後,搭乘園區小火車(汽車改裝),前往洞穴入口處,跟隨導遊進入洞內,佈滿巨大的石筍、鐘乳石和石柱,加上絢麗的燈光照射,有如童話裡的神仙世界。
 

    邦加乳石洞內,最有名的是為於地底MACOCHA ABYSS斷崖深淵(又稱為後母斷崖),這斷崖從崖頂到底下的湖面高度138公尺,此湖最深處40公尺 ,四周長滿綠色青苔,景色宜人。
    
整個邦加鐘乳石洞穴之旅,分成2個部份,第一部分洞穴步行約800公尺 ,時間約40分鐘;洞穴旅遊的第二部分是搭乘小船遊River Punkva的地底河,由The bottom of the Macocha Abyss往前行不遠即是遊地底河的起點,地底伏流河道大部分是數千年來遭受強大水流沖擊擠壓而成,只見河道兩側岩壁和頂部都是由強烈水流漩渦造成的溝槽與小洞。第二部份搭船遊地底河道約450公尺 ,時間約20分鐘。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捷克最大、最長的河流--伏爾塔瓦河(Vltava),是孕育捷克人民生命最重要的泉源,可以說是捷克的母親河。起源於海拔1,172公尺 之黑山,出烏茲提進入德國,在Mlník注入易北河(Labe),全長430公里 

布拉格,建城至今已逾千年,緩緩流動的伏爾塔瓦河穿布拉格南北的伏爾塔瓦河(Vltava),為布拉格城畫上了一條蜿蜒柔美的線條,橫跨在河上的17座古老與現代化的大橋,雄偉壯觀,這些大橋將新、舊城巧妙的聯成一體。捷克大文豪卡夫卡曾在寫給女友米蓮娜的一封信中說:「我最喜歡划著我的小船沿伏爾塔瓦河逆流而上,然後仰臥在船中順流而下,欣賞不同形式的橋……」。 

布拉格,有人稱為歐洲花園,成為音樂大師貝多芬、莫札特的創作靈感,看布拉格如何把歷史傷痕化為藝術,過去防核武的地下碉堡,現在成了年輕人狂歡的音樂酒吧。 

布拉格中世紀古蹟林立,讓它有建築博物館的稱號,尤其橫跨伏爾塔瓦河的查爾斯橋,從古至今都是藝術家創作靈感來源。布拉格插畫家弗楚巴:「查爾斯橋,給我繪畫的靈感。」。從飲食和文化產業,感受布拉格對專業的堅持,從建築和歷史,感受布拉格數百年的浪漫,布拉格的魅力,等著旅人用心慢慢體會。 

來到捷克布拉格,經由各種不同的方法探訪這座千年古城,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搭乘遊船,慢慢地、悠閒的觀賞伏爾塔瓦河兩旁的景色。一艘有著寬敞船頂的遊覽船被我們這團包下來,不限坐位可自由走動,一人一杯咖啡或果汁,團員們紛紛登上甲板欣賞伏爾塔瓦河兩岸風光。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在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Praha)橫跨伏爾塔瓦河(Vltava)的17座橋中,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是河上修築的第一座橋樑,也是東歐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目前是行人徒步專區,禁止車輛通行,是連結舊城區與城堡區的唯一橋樑,為布拉格畫上一條蜿蜒柔美的線條,建橋至今最少有600年歷史。其悠久的歷史與建築藝術,捷克大文豪卡夫卡讚嘆說:「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於偉大的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在10世紀時僅是一座木橋,遭火災肆虐,於1170年改建羅馬式石橋,取名「尤蒂斯橋」(Judith Bridge),當時不僅是歐洲歷史上第二古老的石橋,還是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6)王都裏唯一的水上通道,於1342年不幸二度遭洪水沖毀。於是,查理四世皇帝立誓將在原址建造一座足可抵擋洪水肆虐的大橋。 

查理四世指派當時建造聖維塔大教堂的知名建築師彼得帕爾萊勒(Peter Parler)規劃設計,並於135797531分親自為大橋打下奠基石,正式破土動工,時間數字排列由當時御用星象家推算,祈禱堅固與永恆。石橋建造工程歷時長達45年,直到1402年才興建完工,當時並無任何官方名稱,僅簡稱為石橋(Kamenný most)或布拉格橋(Praský most),直到1870年才正式取用查理四世的名字「查理大橋」,表達對他的尊崇與追思。 

查理大橋,全長516公尺 ,寬10公尺 ,有16個橋拱。由波希米亞出產的砂岩砌造鋪設而成,毫無一釘或一木。為讓大橋更堅固,在石灰中摻入蛋黃、蛋殼、牛奶甚至葡萄酒,因此橋身堅固異常,支持逾600百年依然屹立不搖。施工期間,非但用光布拉格城及周邊地區的雞蛋與牛奶,還特地從外地調運過來,途中,搬運工自作聰明,怕把雞蛋弄破所以將其煮熟;為貼補盤纏兜售牛奶,再摻水充數。送到布拉格,才知煮熟雞蛋與沖淡牛奶都無法用作建築材料,當然換不到錢,這些搬運工後悔萬分。 

在大橋上,可以近距離接觸美麗的伏爾塔瓦河,西北方是王宮巍然聳立;東方有百塔之城稱號的舊城區,橋墩前方有成排木材,是為預防河川結冰或洪水發生的特殊裝備。橋的兩端3座尖型屋頂的橋塔,其中兩座屬於查理大橋,另一座屬於更早建造但已杳無蹤影的尤蒂斯橋。橋塔上有捷克守護神與查理四世等雕塑,有玫瑰花石雕與盧森堡統治時期的盾徽,使這座大橋烘托得更加典雅莊重。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黃金小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及工匠居住的場所,後來也聚集不少皇宮的鍊金術士,是布拉格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觀光客的擁擠程度與查理大橋不相上下,現代主義文學作家卡夫卡曾居住過的22號,目前是一家小巧可愛的書店,當然也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  

    這個小屋林立的黃金小巷,宛如童話故事內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詩情畫意的街道,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士,因而有此名稱,然而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  

    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小店家,房子如童話般,色彩豐富,每間房子不管是門口、窗前都非常有特色,每家商店都賣的不同的藝品,不同的佈置風格,例如16號的木製玩具、20號的錫製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19號的外觀最有看頭,是花木扶疏的可愛花園小屋。22這間藍色小屋是捷克著名文學家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曾經以每月20克 朗租下作為工作室,當時只是個銀行小職員的卡夫卡在此完成他的作品「鄉村醫生」和「致科學院的報告」。

 

  卡夫卡小傳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宗教,在歐洲的歷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同很多歐洲大型教堂一樣,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的一座天主教堂,號稱全世界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 素有布拉格城堡建築之寶的美譽,其全名是聖維特聖溫塞斯拉斯聖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    

   從從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開始動工興建,換手多位建築師,再幾經增添修建,直到到1929才完工,經歷了600多年才完成。聖維特大教堂,是波希米亞君王加冕典禮和葬禮的哥德式教堂,它與舊皇宮那幾座高聳入雲的尖塔成為布拉格的地標。 

    聖維特大教堂主體部分由阿拉斯提馬修(Matthias of Arras)與彼得巴勒(Peter Parler)兩位大建築師經手設計,其後數百年間,聖維特教堂的塔頂曾改建為文藝復興風格,後巴洛克風起,又在塔頂增添巴洛克式風格,二十世紀以來又有不少增建,『玫瑰之窗』就是近幾年才完成的藝術創作。整座教堂可說是集歷代建築之大成,有布拉格城堡「建築之寶」的美譽。  

    教堂長124公尺,寬60公尺 ,高34公尺 ,主塔有99.6公尺 高。教堂的正門是整座建築物最後完成的部分,左右對稱的兩座哥德式高尖塔拱出中央最受矚目的圓形雕刻及玻璃玫瑰之窗,顯得十分雍容華麗。教堂南面的鐘塔從1396年開始興建,1406年完成。鐘樓上最耀眼的金色盤枝旋繞造型的雕花窗就是鼎鼎大名的「金色之窗」。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捷克布拉格城堡(Prazsky Hard):位於伏爾塔瓦河畔的小山上,視野開闊,建築物雲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金氏世界紀錄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古城堡。過去的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捷克斯洛伐克及現任的捷克總統都在此辦公,因60多年來捷克共和國政府的歷任總統都在這裡辦公,目前這裡也是捷克總統府及中央政府機關的所在地,建築外觀的造型和色彩很特殊也很藝術化,因而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也被稱為總統府。 

    廣場北側的舊皇宮(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前波西米亞歷任國王的官邸,曾對這棟鵝黃色的3層建築多次進行修繕,所以時至今日依然絢麗奪目。 

    總統府是個著名的觀光聖地,遊客絡繹不絕,總統府大門衛兵的最大用途就是給遊客拍照,換班時更吸引遊客,也可以讓遊客近距離拍照。整個城堡包括三個廣場,還有聖維特大教堂、聖喬治教堂、舊皇宮、史特拉夫修道院、皇家花園,以及最為遊客所熟悉,卡夫卡曾經住過的黃金巷。 

 

 捷克總統府入口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