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苗栗縣退休警察協會
2024年11月6日起台東3日遊,
第二天上午
離開關山山水軒渡假村,
10點多來到玉長隧道口。
玉長隧道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與
台東縣長濱鄉交界,
為台30線公路唯一的隧道,
也是花東地區唯一穿越
海岸山脈的公路隧道,
此貫穿海岸山脈安通越山,
全長2,660公尺。
在隧道口留影紀念。
在隧道口留影紀念。
這裡位置應該是
在玉長隧道東洞口,
標高385公尺。
這條公路台30線省道,
29公里處,
應該是位於安通越山。
大遊覽車是我們的包車,
後面一輛轎車是上我們車
行銷產品的。
隧道口這座山沒有很高,
很想上去探險,
時間不允許,
只好作罷,
上車吧。
隧道口有個閃避車道,
路旁有綠色草原。
往上方有條柏油道路,
可能有其他道路往上。
山坡上有草皮維護得很好,
應該是有道路可以上山。
路旁有一對夫妻,
在路旁休息兼泡茶,
很悠哉享受退休生活,
與他們聊天,
從台中過來旅遊,
好羨慕這種的渡假生活。
路旁有一手壓式水井,
不用拉自來水管線,
手壓幾下就有乾淨水可用。
應該是颱風來襲,
土石淹沒道路,
兩輛怪手在清理中。
11點我們來到
三仙台遊客中心。
三仙台遊客中心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
三仙里基翬路87號。
三仙台遊客中心
於2016年10月啟用,
讓遊客享有友善、便利、貼心的服務。
三仙台遊客中心
在賣店旁、前往海邊的主要動線上,
提供更便捷及時的旅遊服務。
遊客下去玩水回來,
這裡有沖腳服務區。
舌尖美食沾到胃
成功帶著走
深山米
這裡方便團體舉辦各種活動。
三仙台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
由離岸小島及珊瑚礁海岸所構成,
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
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
因而得名。
三仙台跨海步橋,
長度近400公尺,
共有八個拱橋連接而成,
紅灰色的橋身橫臥,
串起陸地與岬角海灣,
狀似長龍臥波,
是三仙台最具指標性的景觀。
有怪手清理颱風
帶來環境的的髒亂。
三仙台步道
是從遊客中心開始,
經過八拱橋穿過海面,
然後到達三仙台這座島上。
三仙台
是火山岩島,
有奇特的海岸地形,
也有特殊的海濱植物。
海風很大,
在橋上要穩穩的走,
有幾分難度,
難得來到這裡,
一定要走到對岸。
團體出遊,
照相留下回憶。
這座跨海步橋
於1987(民國76)年完工啟用,
在設計之初,
有環境生態保護的考量,
被尊稱為三仙台之父的李華棟先生,
為避免生態被破壞,
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
可避免吉普車直接從本島開到三仙台,
也可以避免過多的遊客造成生態負擔。
三仙台離岸島
都是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
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佈。
三仙台
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
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藻、
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
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
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三仙台離岸島
都是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
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佈。
三仙台
阿美族語PiSiLiAng,
意思是養羊的地方,
因為很久以前,
部落居民常將羊群放養在島上,
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
讓羊群留在島上,
才不會走失。
三仙台島的地質
屬於都巒山集塊岩,
原是一處岬角,
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
而成了離岸島。
因受風化及海水侵蝕的作用,
三仙台風景區內,
有許多造型奇特的岩石,
精彩珍貴的海蝕地形。
我登上三仙台島成功,
隨即快速回頭,
不宜讓人等候太久。
海岬的北側
是一片礫石海灘,
潮水及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
會發出震撼的聲響。
白色海浪一波波往海岸沖刷。
三仙台附近錄影。
海岸旁有兩座觀景台,
如不趕時間,
坐在這裡觀賞海浪,
將會是很浪漫。
成功帶著走
三仙台專賣店
新鮮水果手作冰棒
酷飲
各式飲品、椰子水。
川美藝品、T恤、帽子。
服飾、鞋子、手提袋等
批發、零售。
紅柿子tea
關東煮
雪霸冰淇淋
東海岸寶石貝藝社。
黑潮旗跡
有桌椅可以坐下來享用美食
有兩塊巨石黏在一起。
頭頂有棚子可以
遮擋陽光或下雨。
我們的包車在這裡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