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
我們軟腳蝦健行隊前往永安山登山,
搭車路過巨人之手旁,
瞬間以手機搶拍照片。
下午三點多,
我們由永安山下來,
路過巨人之手,
特地停車下來拍照。
巨人之手
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桃山部落雪山坑,
據傳聞是二、三十年之前這裡有雪山花園,
因為占用到國有土地而歇業,
當時建造的巨人之手被淹沒在荒煙漫草中。
巨人之手臉部刻畫細緻,
其眼睛望向天空,
手掌往天空抓取的動作,
栩栩如生,
搭配附近鬱鬱林蔭,
有莫名的悲涼感。
巨人一臉落腮鬍子,
張開嘴巴,
驚恐的眼神,
似乎由高處落下一瞬間,
向天空大喊救命啊。
巨人之手的高度約有9公尺,
手臂上還有青筋與掌紋,
手掌往天空抓取的動作,栩栩如生。
左手掌像是想要抓住,
可以救命的東西。
據說巨人雕像的建立,
是為紀念一名罹難工人所建造的,
當時工人開著挖土機施工,
結果不慎墜落山谷殉職,
當被其他人發現時,
已被土壤掩埋一半的身體,
為了紀念他最後的人生,
才建成這樣的樣貌。
另有不同傳聞說,
多年前興建雪山花園時,
根據泰雅族部落的故事做成巨人意象。
1913年埋伏坪戰役,
獵人守望部落,
遇到敵人時,
射箭發送訊號,
這是拉弓射箭的姿勢。
雪山坑部落
伴著大安溪畔,是集居型的部落。
沿著中47縣道一路往山裡開,
可以看到鮮豔紅色的雪山坑橋,
紅色代表著泰雅族人的血液與熱情。
這裡有山蘇林,
曾經進入大螢幕,
名導演魏德聖的電賽德克巴萊,
就在這邊取景拍攝古戰場,
當地居民還當臨時演員。
雪山坑登山步道總長約2.6km,
位於自然原始林,
沿著雪山坑地區泰雅族人既有的狩獵獵徑建置,
以石虎入口廣場、木棧道、原木階梯等木作設施,
串聯周邊如山蘇森林、櫸木林及楠木林等既有生態景點,
打造充滿自然生態及原住民歷史文化的登山步道。
在雪山坑登山步道紀念碑旁留影紀念。
亞洲豹貓(石虎)
是廣泛分佈於東亞及南亞的小型貓科動物,
是台灣唯一現存的原生貓科物種。
雖然石虎不是台灣的特有種,
卻是台灣淺山生態系的頂級消費者,
為重要的關鍵物種及保護傘物種。
近年來石虎的族群分布與數量不斷地縮小和減少,
族群情況日趨危急。
台灣島上曾經到處都看得到石虎,
日治時期石虎廣泛分布於
台灣1,500公尺以下的山林。
1970年代調查指石虎是全島性分布的物種。
隨經濟起飛,
人口、城市飛速擴張,
讓低海拔、淺山的石虎棲地快速消失。
1980年代末期的山產店裡,
石虎交易數量已大幅減少。
在石虎塑像旁留影紀念。
15:40我們在桃山部落旁暫時停車。
交叉路口,
道路指示很清楚,
應該是不會迷路。
歡迎蒞臨台中市桃山部落。
這裡有眺望台。
前方有座大紅色的雪山坑橋。
校長專程帶我們,
來這塊巨石前介紹典故。
日本人侵台時,
飛機低空在這附近巡視,
桃山部落原住民上山頭以獵槍打中飛機,
飛機掉落山谷,一人死亡,另一人逃生獲救。
日本政府官方則有另一套說法。
這路口製作一紀念碑,
因時日久遠,
字跡風化而無法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