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23年5月27日
東埔彩虹行,
下午4點多,
來到哈比蘭明隧道。
哈比蘭明隧道
於2009年8月8日
莫拉克颱風嚴重崩塌,
搶修後仍難通行遊覽車,
重創東埔溫泉觀光業。
哈比蘭明隧道內
牆上彩繪
布農族人除草祭(Mingulau),
是布農族一年農作流程,
除草工作前的一種祭儀行為。
布農族是一個男人狩獵、
女人耕織的分工社會。
男人專事出外狩獵,
獵捕凶猛的動物,
如山豬、黑熊等,
家事育兒及粗重的耕種
就落在婦女的肩上。
哈比蘭明隧道內
牆上彩繪
布農族人弓箭射獵。
布農族狩獵文化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男子自小就要接受射箭的訓練,
並在打耳祭中互相觀摩切磋技藝。
哈比蘭明隧道內
牆上彩繪
台灣獼猴。
布農族小孩因為偷懶貪吃
而變成猴子為題,
創作出傳說中的
人類成為猴子祖先的故事。
哈比蘭明隧道內
牆上彩繪
台灣黑熊。
黑熊之於布農族,
就像精靈一般的存在,
並不是山羊、山羌一類
「看到就可以打」的動物。
黑熊獨愛玉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帶,
尤其喜歡在布農族祖居地區出沒。
因為世世代代都和黑熊有所交集,
在赤手空拳、獵槍和配刀並不充足的狀況下,
布農族自然地發展出對於黑熊又敬又畏的態度。
哈比蘭明隧道內
牆上彩繪
布農族人殺豬。
原住民婚喪喜慶時要分食豬肉,
排解族人糾紛要分享和解之豬,
還有生病、召亡靈時也會殺豬祭拜,
甚至現代連入伍、退伍、考上大學都要殺豬請客。
所以過去原住民族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
如果家有喜事,豬卻不夠大,可以向親友借。
殺豬分食就是為感恩、祈福、同歡,或者除穢及言和。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溫泉
聯外交通要道投60線
哈比蘭明隧道崩塌,
重創東埔溫泉觀光業,
另由東埔「日」、「月」雙橋
取代哈比蘭明隧道,
帶動當地觀光產業復甦。
東埔日、月雙橋
造型特殊,
是眺望玉山和玉山北峰,
絕佳賞景拍照新景點。
東埔日、月雙橋
採「提籃式」鋼拱橋設計,
造型獨特而且融入在地布農原住民文化內涵。
日、月雙橋
解決東埔溫泉聯外交通,
每遇豪雨就易坍中斷的威脅,
也會成為東埔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到這裡旅遊,
當然要留影。
布農族人對於天神的存在,
沒有把天神擬人化,
而對天神存在的觀念是抽象化的。
可是他們相信天神的存在,
也以天神為信仰的對象,
以為天神主宰人類的一切,
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受天神的支配
相傳於太古時代,
天空有二顆太陽,
日夜輪替照耀大地,
人民苦不堪言,
而產生布農族人射日之傳說。
日月雙橋
以布農文化為設計主軸,
以射日英雄傳說建蓋日橋及月橋,
橋身有布農族的文化圖騰,
橋頭立有導覽牌解說布農族傳說,
讓遊客了解布農族的文化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