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火車站
位於新竹市中華路上,
是全台唯一沒有招牌的火車站,
興建於1913(大正2)年,
台灣西部縱貫線上現存日治時代「長老級」的火車站。
新竹火車站
是許多市民的共同回憶,
較台中火車站興建年代還早4年。
它的建築洋溢濃郁的德國近代建築風情。
是由日本人松崎萬長所設計,
屬巴洛克式西式建築,
於1998(民國87)年列為省定古蹟。
站前方時鐘是新竹火車站最重要的外在象徵,
鐘內的機械鐘於1970(民國59)年曾換修過一次。
而日本人為維修鐘塔在
火車站屋頂建有罕具的貓道,
被學界認為是古蹟建物中的至寶。
新竹站到了,
下車的旅客請趕快下車。
南下與北上的電聯車,
同時進站在這裡交會。
鐵軌不能跨越,
必須改走天橋。
出口要走天橋。
在天橋上方眺望進出的列車。
雖非上下班時間,
經過天橋上的旅客仍然很多。
車站的出口在這裡。
現在的票房
在日據時代是頭等車之候車室,
售票窗口有6個。
自動售票機,
投入現金或信用卡就可以購票。
車站大廳滿滿的人潮。
等候列車進站的旅客很多
外地人可以在
遊客中心洽詢交通路況。
肚子餓了,
這裡有爭鮮可以買到吃的。
日據時代售票處
位於現今7-11的地方,
1992(民國81)年因應電腦連線,
遷移到現在地方。
窗戶具有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裝飾,
處處充滿濃烈的歐風。
內部建築每個窗子的下面均有雕刻花樣,
相當精緻具有特色,
為現有建築難得看到的。
窗戶造型優美典雅兼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是新竹市的地標及特殊的都市景觀,
也是台灣近代交通重要見證。
往南庄、天湖及橫山等
台灣好行乘車處往右走。
這裡是貨物的出入口。
進出火車站前後站的地下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