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22年6月26日馬祖旅遊,
下午5時許,
來到東莒島大坪村的景點:大埔石刻。
大埔石刻
位置在海岸線上,
面對海洋,
為連江縣縣定古蹟。
從懷古亭往海岸步道,
可抵達下方的連島沙灘,
退潮時沿灘面行走,
會發現上面有許多花岡岩的岩塊。
國軍在1953(民國42)年發現,
並為了避免古蹟受損,
建有懷古亭作為保護。
1966(民國55)年,
司令官雷開瑄為防止
大埔石刻遭到雨淋日曬,
指示駐地部隊在石刻
興建一座仿古涼亭,命名懷古亭。
在旁邊設立兩塊釋碑文與部隊建亭碣,
記載石刻發現經過,與石刻上的意涵。
陸軍龍虎部隊
在馬祖防衛司令官雷開瑄命令下,
興建亭偈。
是馬祖地區現存最古,
且最大的摩崖刻石。
1988年11月11日公告連江縣縣定古蹟。
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
上鑴刻41字,分七行,
每字約為22公分,
刻文上記載萬曆年間,
沈有容擊敗海寇,
在東沙生擒倭寇67人,
另有首級2名的事蹟,
由董應舉題文於此。
原文為:
萬曆彊梧大荒落, 地臘後挾日, 宣州沈君有容, 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 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 |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將石刻附近景觀重新整修,
並興建公廁及通往海邊木棧橋。
道路鋪上石階,
觀光客到此有好走的步道,
對於這歷史遺跡更覺得好感。。
閩海顯神蹟
東島人虔誠
大埔石刻旁有一座廟宇
名稱老頭大王廟
因為此處是老頭山,
而老頭大王是山神,
在此供奉求平安。
老頭大王為老頭山的守土神衹,
早年此處來自福建梅花鎮一帶遷入的民眾,
和琅岐島漁民常在海上共同協力漁作,
琅岐的婦女多嫁給梅花人,
兩地居民關係親近,
故有「琅岐舅」的稱呼。
廟楹聯云:
「今古乾坤昭化育 海天日月共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