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碼頭,

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23號,

原名為香蕉棚,依山面海,

正對高雄港,隔海與旗津為鄰,

北有西子灣、壽山,

東有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及鹽埕老街,

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之一。

DSC_0397.JPG

 

於1960(民國50)年,

臺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

自台灣各地運來的香蕉,

幾乎全由高雄港載運出口

賺進大筆外匯,

外銷金額僅次於稻米及砂糖。

DSC_0400.JPG

 

初期沒有任何特殊設備存放,

將香蕉露天堆置,任其日曬雨淋。

為提昇香蕉品質及因應

香蕉生產數量逐日增加,

於1963(民國52)年,

新建雙層香蕉棚,

可放置香蕉23,300簍(每籠48公斤)。

DSC_0394.JPG

 

為配合早期裝置香蕉竹簍之堆疊方式,

主體建築的柱距較一般倉庫密集,

又因香蕉存放空間需要通風,

則以露天方式建造,

為高雄港唯一一座開放式的倉庫。

DSC_0399.JPG

 

高雄港3號碼頭,

創建於日治時期的

第一次築港工程(1908-1912)。

初期沒有任何特殊設備以供存放,

將香蕉露天堆置,

任其日曬雨淋、腐壞,

為提昇香蕉品質及因應香蕉生產數量遽增,

主體建築的柱距較一般倉庫來的密集。

DSC_0401.JPG

 

2009(民國98)年,

高雄市河邊餐飲集團結合北京全聚德烤鴨,

歷史建築香蕉棚重新命名為香蕉碼頭,

委外規劃經營。

DSC_0402.JPG

 

高雄市政府港市合一的政策推動下,

歷史建築空間再造,

餐飲業者集體努力下,

為香蕉棚注入新的生命,

便以昔日存放的香蕉為由,

於2010(民國99)年正式更名為香蕉碼頭。

DSC_0404.JPG

 

香蕉碼頭內部空間一樓

為臺灣特色伴手禮、香蕉故事館、

主題式商店及國際郵輪進出關口,

二樓則為獨一無二的海景宴會用地,

並備免費停車場。

在先天的優勢及多元的規劃下,

成為今日高雄觀光碼頭的新指標。

DSC_0406.JPG

 

在先天的優勢及多元的規劃下,

成為今日高雄觀光碼頭的新指標。

DSC_0421.JPG

 

彌勒財神爺在這裡守護業者賺大錢。

DSC_0424.JPG

 

阿嬤古早味作為香蕉故事館門面。

DSC_0425.JPG

 

香蕉故事館內部有詳細說明,

不用人工解說,一看就懂。

DSC_0407.JPG

 

元氣苦力,

吃苦當作吃補。

DSC_0408.JPG

 

一簍簍的的竹編香蕉簍子。

DSC_0409.JPG

 

幾十年前老照片,

看出勞工的辛勤付出。

DSC_0415.JPG

 

小學生的課桌椅

來這裡充數。

DSC_0417.JPG

 

多年前的老火車

在這裡進出碼頭。

DSC_0418.JPG

 

多年前的老雨衣,

現在已經看不到。

DSC_0419.JPG

 

以前勞工忙碌中

有一杯暖茶可以喝,

算是人間美味。

DSC_0420.JPG

 

蕉農開墾區,

老鐵馬已經很難再現了。

DSC_0426.JPG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高雄交流道下-中正一路至四路-大公路-七賢三路-蓬萊路。

大眾運輸:

搭高鐵至左營站下或搭臺鐵至高雄站下-轉搭高雄捷運至西子灣站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