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砲台
 
又名四草砲墩,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大眾街381號,
 
四草大眾廟右前方,
 
即鎮海國小旁,
 
成為其圍牆的一部分。
 

DSC_0304.JPG

 

四草砲台又名鎮海城,

面對的正是水闊形險的四草海口,

清朝道光年間所建。

DSC_0303.JPG

 

四草砲台

是清朝時期,

台灣兵備道姚瑩所

建設的十七座砲臺之一,

屬於重要海防據點,

如今滄海已成桑田。

DSC_0305.JPG

 

鎮海環保古砲,

歷史光景重現,

由四草大眾廟等協助製作砲座,

環保局協助砲管技術指導,

提供鎮海國小學童解說之用,

同時供遊客教學、參觀、拍照之用。

砲臺城垣是以鵝卵石、

三合土與長條石板所建

牆上的八字形砲洞外寬中窄,

以便更改射角

DSC_0306.JPG

 

四草砲台牆上一字排開,

10餘個圓形砲孔,

是目前全台碩果僅存。

現在城垣上長出許多老樹,

與砲臺城垣形成特殊的景緻

DSC_0307.JPG

 

這裡有圓形砲洞的砲台,

民國74(西元1985)年8月19日

政府核定為二級國定古蹟。

DSC_0308.JPG

 

西元1840年(清道光20年)

鴉片戰爭爆發,

為防止英軍攻打臺灣,

清廷指派臺灣兵備道姚瑩闢建

同時修築位於安平的安平小砲臺

分別拱衛安平大港之

外港四草湖的北岸與南岸

DSC_0309.JPG

 

四草砲台建造完成,

規模為砲墩10座、安砲7位,

墩外挖掘壕溝,

用裝沙的竹簍及麻袋等

做成的臨時性防禦工事

DSC_0310.JPG

 

砲台有30丈(約96公尺)長的護牆、

10座砲墩及砲座,

1,500斤二門、1,000斤三門、800斤二門。

DSC_0311.JPG

 

砲台在砲墩外挖有

暗藏二萬支尖竹籤的壕溝,

壕溝外又埋設800個釘桶、

800塊釘板與兩萬枚鐵蒺藜

DSC_0312.JPG

 

翌年(1841年)

改在牆腰開有八字形

(兩埠大,中央較小)砲洞的石牆,

為較為永久的形式

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禦,

俗稱鎮海城

DSC_0313.JPG

 

之後隨著駐軍調離、

四草湖外港被廢,

該砲臺亦因年久失修而坍毀

DSC_0314.JPG

 

二次大戰結束

1951年鎮海國小

在殘存的牆垣西邊建立校舍,

四草砲臺所剩部分便成了學校外牆。

1969年,

因颱風來襲導致南段牆垣倒塌

1977年修復

近年曾再整修,而呈現今天的樣子

DSC_031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shu 的頭像
    wenshu

    wenshu的部落格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