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
長沙街一段2號,
即總統府後方,
建築為融合西洋古典與
現代風格的市定古蹟,
早期為日治時期臺灣
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該棟建築於1923(民國12)年開始興建,
並於1924(民國13)年完工使用的郵遞局,
掌管著通信傳輸重據點,
看其建築的大體為4層,
每層高度均超國3米半以上,
外觀仿羅馬柱,
門鐘及拱型門都是這棟建築的特色。
島嶼原色
原色
指的是不能透過其他顏色
調配混合而成的基本色,
17世紀漢族移入臺灣前,
即有數十種語言、文化、
生活方式不同的原住民族在這裡居住,
渠等文化、信仰、民俗、工藝等
都為臺灣帶來最初的原色,
渠等生命脈絡、文化表現、
信仰哲學值得被珍惜。
右圖是藝術家侯壽峰老師
致贈作品〈李故總統登輝出席
原住民委員會成立大會〉複製印刷。
排灣族大王部落工藝家
陳利友妹(Lavous Alugulian)
致贈蔡英文總統「排灣族刺繡 背心」(正面)。
展出各原住民不同的衣物。
展場中有「南島」主題
呈現各式不同的舟船。
各式不同款式的舟船,
演變成為藝術作品。
特色展件「臺灣原住民人物木雕」,
本件由前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華加志所贈送。
本展示精選總統、副總統文物中
以動物形象為主題的禮品,
分為「國徽‧國鳥」、「神話傳說」、
「常民生活」及「生態保育」四個單元。
其中有莫斯科臺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
主席羅伯夫(Oleg Ivanovich Lobov)致贈
馬英九總統的「俄羅斯雙頭鷹木製國徽」,
雙頭鷹為俄羅斯國徽的重要元素,
鷹頭上的皇冠象徵俄羅斯的統一和主權。
展示子題中的「神話傳說」
即展示印度象神木雕、
尼加拉瓜美洲豹仿古陶瓶等文物,
文物中的動物形象都代表不同的神話與傳說。
「常民生活」
彙整動物在人類
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例如經濟活動、慶典文化、
家庭生活、慈善或活動代言等。
木雕有鬥牛、駱駝、水牛拉車等。
貝里斯魚群木雕。
精美手雕作品。
我們所存在的美麗世界,
包括牆上懸掛畫作。
精美的美女與花朵畫作。
國史館開放時間
星期日 | 休息 |
---|---|
星期一 | 09:30 - 16:30 |
星期二 | 09:30 - 16:30 |
星期三 | 09:30 - 16:30 |
星期四 | 09:30 - 16:30 |
星期五 | 09:30 - 16:30 |
星期六 | 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