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

自己回雲林古坑老家,

一個人可以任我行,不受拘束。

走在黃德坑溪堤岸小路,

想要去老家的山上,

因已經超過30年以上沒有去過。

走過頭了,

問路過騎機車的歐巴桑,

投阿貼(山名稱)怎麼走?

她說在行淇吊橋轉彎進去。

DSC_0005.JPG

 

30年沒有走過,

當年熟悉的小山路,

都已經完全變了樣。

DSC_0025.JPG

 

30多年前,

沿路沒有柏油或水泥路,

政府似乎不曾出過錢整修道路,

都是沿路農民集資雇工整修的。

DSC_0026.JPG

 

聽說現在道路

都是某某某所闢建的,

我不為政客宣傳。

DSC_0027.JPG

 

眼前出現很熟悉的山間小屋,

似乎沒有變,

雖然過了30年以上。

DSC_0028.JPG

 

當年先父升天,

媽之後來到山上,

看到工寮觸景生情,

不禁放聲大哭。

DSC_0029.JPG

 

2019年媽也升天跟隨先父,

換成我到來到曾經熟悉的地方,

依稀記得爸媽的身影,

做得滿身大汗,

收入仍然只有那麼一點點。

DSC_0041.JPG

 

多年前,

這裡曾經種植麻竹,

暑假大清早

都與父母上山割竹筍,

肩挑好重的竹筍,

這座山再走過那座山,

好遠好遠的山路,

也有在山谷中大石塊間,

步步驚魂的跨越,

到山腳下販賣給中盤商,

家裡似乎只有在

這個時候才稍有現金。

DSC_0030.JPG

 

山上也曾有很大棵的農眼樹,

先父都要爬到樹上採收,

我們在樹下撿拾掉落的農眼。

整理好放在籠子內,

再肩挑下山回家,

晚間整理綑綁,

翌日大清早,

先父以腳踏車運送到

斗六街上賣給中盤商。

DSC_0031.JPG

 

種植檳榔當時價錢似乎還不錯,

政府現在都宣導說,

種植檳榔容易土石流,

因為樹根很短淺。

DSC_0032.JPG

 

這裡也鋪上水泥,

鐵牛車可以開上這裡,

不用肩挑下山,輕鬆許多。

DSC_0033.JPG

 

難得這裡有一棵農眼樹,

沒有很大。

DSC_0034.JPG

 

山上缺水,

果樹長得不是很好。

DSC_0035.JPG

 

斗六、古坑交界處的湖山水庫,

就在眼前。

DSC_0036.JPG

 

興建水庫也有徵收到我們的土地,

可惜因土地所有權不是我們的,

雖然是祖產,

僅有補償地上農作物而已。

DSC_0037.JPG

 

野生植物生長速度似乎特別快。

DSC_0040.JPG

 

下山前,

以手機自拍留念。

664299.jpg

 

山上取水困難,

排水溝柵欄,

形成自然的小池塘。

DSC_0042.JPG

 

很佩服施工人員的創意,

這裡一個小池塘,

清洗、灌溉兩相宜。

DSC_0043.JPG

 

樹根的抓地力很強,

自然形成小山丘。

DSC_0044.JPG

 

路過一座山頭,

正好起火燃燒,

一位82歲歐巴桑忙著滅火,

過去幫忙,研判無法撲滅,

勸她不要白忙,

自身安全比較重要。

DSC_0045.JPG

 

我打119請兩部中型消防車上山來滅火,

村長也據報趕上來關心,

還好即時撲滅,

沒有造成山林大火,

歐巴桑經我暗示

要怎麼答覆消防員的詢問,

才不至於被移送法辦,

她事後直跟我道謝,

因為我是住在巷子內的-內行的。

DSC_004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shu 的頭像
    wenshu

    wenshu的部落格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