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里
舊稱雅邦,
泰雅語讀為Kinyopan,
其意為「曾被明鄭滿清人留瓣子」,
是地處大漢溪上的一座河階平台地形,
人口有1,160人。
里內包括羅浮(Rahao)、
高坡(Kaobo)、大灣(高坡溪)、
(復興)橋頭等部落,
其中以羅浮部落為里治中心。
臺灣光復後,1947(民國36)年初,
屬新竹縣角板鄉(今復興鄉)角板村,
同年分置獨立為「三民村」及「澤仁村」。
1975(民國64)年9月10日
澤仁村南部置「羅浮村」,
之後村名及界線未再改變。
迨2014(民國103)年12月25日,
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
將村名更改為里。
觀景台旁有空曠的停車場,
遊客可以在這裡停車,
不會影響行車安全。
木造觀景台高聳在台地最高處,
可以鳥瞰整的大漢溪全景。
在羅浮觀景台上,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遠處的羅浮橋,
為拱型鐵橋,跨越大漢溪,
外觀呈鮮紅色,長230公尺,採雙線車道。
羅浮橋
其行政區就轄屬於羅浮里。
羅浮橋完工通車時,
係當時東南亞跨徑最大的
螺栓式上承鋼拱橋樑,
同為北橫3大名橋。
北橫公路竣工通車時,
音亦相近,就以「羅浮」為名。
附近住家都在半山腰上,
可以防止水患。
觀景台地下有一家咖啡店,
可惜還沒有開始營業。
在觀景台下方,
粗壯的樹幹撐起整個觀景台,
促使遊客可以看得更遠。
住家緊鄰道路旁,
與平地住家似乎沒兩樣。
看公車站牌名稱霞雲坪,
屬於這裡澤仁村的部落名稱,
座落於大漢溪上游邊,
北橫公路18.5K處,
平坦地形上的泰雅族部落,
泰雅族語的地名為
【Hbun】霞雲坪原住民則稱為哈本,
意為飛射如箭,亦作合脗。
這裡遊客很少,
附近住家將觀景台當私人停車場,
停放自己的貨車。
成串的電纜線,
糾結在半空中,
如能走入進下,
將會是更美的天空。
深山內的咖啡,
路過的遊客在這裡短暫休憩,
喝杯咖啡提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