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7年9月12日

台北一日遊,

中午在碧海山莊(海軍軍官俱樂部)

用過午餐,

來到臺北市立美術館,

欣賞雕塑、裝置、新媒體藝術,

名稱「空間行板」展覽

DSC_0417.JPG

 

路西歐·封塔納

(Lucio Fontana,1899-1968年),

阿根廷/義大利藝術家。

封塔納最為人知的藝術貢獻

在於其一系列「割破的」畫布。

他因此成為極少主義的始祖。

DSC_0419.JPG

 

1949-1950年間,

封塔納開始刺穿其畫布

「弄出一個洞來」,

打破了畫布的空間,

好像在說:「自此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我們喜歡的了。

他視其空間觀念為一種烏托邦形式,

游弋於繪畫或雕塑的物質限制之外。」

DSC_0420.JPG

 

透過展品輕重、疏密的鋪排,

給予觀眾呼吸、聆聽與作品深度對話的體驗。

「空間行板」的選件與鋪陳,

讓雕塑乍看之下從展場裡消失,

但是在空間經驗的層面上,

卻擴大雕塑的語意和可能。

DSC_0421.JPG

 

展覽以路西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

「空間概念」平面轉向空間的作品為引子,

藝術家以刀尖劃破平面的畫布媒材,

反現出立體的空間感。

DSC_0422.JPG

 

我看不懂的藝術品。

DSC_0423.JPG

 

我看不懂的藝術品。

DSC_0424.JPG

 

我看不懂的藝術品,

一隻鳥停在倒立椅子上。

DSC_0425.JPG

 

牆壁上一堆刷子,

在形容甚麼?

DSC_0426.JPG

 

一堆不同顏色的繩子,

在空中不規則的交叉,

在描述世界的混亂?

DSC_0429.JPG


一串串的LED燈,

不規則串聯在一起,

在描述甚麼?

DSC_0448.JPG

 

夏天到了,

蚊子很多,

是蚊帳嗎?

應該不是,

是藝術品,

在形容甚麼?

DSC_0447.JPG

 

青年藝術家鄭崇孝將西洋名畫、

古典墨色山水紛紛轉化成

多彩如動漫般的繽紛宇宙,

再以自我形象投射其中,

倒有些像是穿梭古今、

翻玩經典的時空旅人。

他的創作從生質能源、

核廢料、節能減碳、溫室效應,

甚至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生態危機,

緊扣環保與能源議題。

這幅名稱:海洋垃圾。

DSC_0439.JPG

 

以「摹寫」、「改造」為主要創作概念,

鄭崇孝挪用中國或者西方經典藝術名作之元素,

並安排人物「嘟嘴男孩」生活於其中,

進而重塑成反映當代生活景況新作。

這幅名稱:一個人的風景,油彩畫布。

DSC_0440.JPG

 

在2013年他繪製出第一件

改造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縫褲子》,

是在荷蘭藝術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作品上,

加入依自己外觀特徵所創造出的「嘟嘴男孩」,

並利用這人形符號勾勒出畫面的敘事性跟趣味性;

DSC_0441.JPG

 

這幅名稱:尋找復活島石像

DSC_0445.JPG


 

「嘟嘴男孩︰重製計劃」

是藝術家鄭崇孝的創作成果,

涵蓋56件油畫作品與

創作過程中的手稿及草圖。

鄭崇孝說:

我不是在畫圖,

就是在準備去畫圖。

DSC_044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shu 的頭像
    wenshu

    wenshu的部落格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