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世紀傳奇-柬埔寨金邊風情、
紓壓SPA、華麗自助餐五日遊,
2019年11月20日下午
吳哥全景博物館購買門票,
接著前往巴肯山。
登山口一隻石獅子,
已經風化到變形了
巴肯山(Bakheng)
是吳哥主要遺跡的一座小山丘,
在吳哥窟西北方1.5公里處,高67公尺,
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
導遊說這裡欣賞夕陽很好,
可惜雲層太厚。
這座小山是附近的製高點,
可以站在上面遙望吳哥窟,
入口處有隻不知名的石雕動物,
頭頂還搭有棚子,
好像還燒香膜拜,
應該是該國的神像。
山丘上吳哥廟宇遺跡,
是9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
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
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
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
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
部分已經傾倒,以繩索攔阻閒人進入。
山頂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
是供奉濕婆的印度教寺廟,
雖然早已破敗,
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
被稱為第一次吳哥。
在這裡每人要領一個號碼牌,
以管制在上方確實人數。
僅有鐵梯沒有電梯,
所以身障人士上不去。
巴肯寺
建立於平坦的山頂,
廟山為陡峭的五級台基,
正方形,高13公尺,底層長76公尺,
逐層縮小到頂層長47公尺;
陡峭的廟山象徵須彌山。
廟山頂部的五座寶塔,
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
台基四邊中央,
各有陡峭的五層石階,
每層十級,直通寺頂平台,
每層石階左右,守護著一對坐獅,
有些石獅已破損,看不出獅子模樣。
巴肯寺的109座寶塔,
按幾何圖案對稱的佈置:
頂層的五座寶塔,一在正中,
四角各一,如五點梅花;
廟山的每一層正方形台基的四角,
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
四道五層階梯的每一道每一層,
各有一對寶塔在左右,
共有階梯寶塔40座;
另有44座寶塔環立廟山四周。
巴肯寺
體現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
這座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建築,
設計上充滿象徵符號:
7層平臺:
代表七重天,
最上層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
108塔:
除中央高塔外,
下面六層共有108座小塔,
代表四個月相的108天;
33塔:
從每一面的中軸線上看巴肯寺,
都祇能看到33座塔,
代表須彌山上的33位神祗。
參觀完,就從這裡下去,
有懼高症的,可能不敢爬,
但是上來了,不敢也要敢,
下去後,有人會收回號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