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傍晚5點多,
我們在奧地利首都 維也納(Vienna)
由領隊Tony帶領下,逛維也納街頭。
夜幕逐漸低垂,
整棟建築物外牆開啟燈光,
美化維也納這座藝術之都。
好大一棟建築物,
正好有一列紅白雙色捷運車通過,
對比下,
有如桌上玩具一般。
瀏覽維也納的建築會發現,
許多建築都與昔日帝國時代相關聯,
而且很多都是屬於公共建築,
如宮殿、教堂、歌劇院、博物館等,
建築風格、裝飾、雕刻帶有宮廷派頭與華麗風。
尤其是融合各式建築風格的維也納,
可同時飽覽羅馬式、哥德式、
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
現代主義等多種建築藝術等。
街頭一角有隻好大的兔子,
蹲在大樓前,
至少有10公尺高,
搭配燈光投射,好可愛。
我們在Olivia紀念品店逛一下,
買一支雨傘當紀念品,
團友在附近上洗手間,
被收費0.7歐元,好貴。
路過一家太陽眼鏡商店,
牌子是FENDI,
我很少掛太陽眼鏡,
對我缺乏吸引力。
經過一家新潮男女服飾店,
我對於服裝缺乏研究,
也不追求時髦,
有衣服穿,
乾淨端莊就好。
經過一座公園,
有一座雕像,
是歌德(GOETHE,1749-1832年),
出生於法國法蘭克福,
戲劇家、詩人及自然科學家、
文藝理論家及政治人物,
他是偉大的德國作家,
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
公園內又看見一座雕像,
這不是政治人物,
是知名音樂家
莫札特(Statue of Mozart,1756-1791年),
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
逝世於維也納,
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做去家之一,
他的故居我曾去過。
據說歷任奧地利皇帝的傳統,
是不能進入前朝皇帝的房間,
所以每位皇帝都會改建皇宮,
也就會以增建擴建,彰顯不同時代的風華,
霍夫堡皇宮(Hofburg)就是不斷增建下的產物,
霍夫堡皇宮面積達24萬平方米,
有19座庭院、18個廂宮、54個出口,
目前霍夫堡皇宮就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
這裡就是霍夫堡皇宮城門,
於1821-1824年由Nobile所設計,
由這裡就可以進入皇宮。
霍夫堡皇宮(Hofburg Vienna)
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
奧匈帝國皇帝冬宮,
夏宮是美泉宮。
英雄廣場(Helden-Platz)
是霍夫堡皇宮的外部廣場,
1938年希特勒在此宣告德奧合併。
霍夫堡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
在13世紀中只是防衛用途的塔樓,
隨著哈布斯堡王朝,
與維也納不斷的拓展,
成為王室生活的地方。
霍夫堡宮佇立不少銅像,
而其中一座銅像是位將領騎在戰馬上,
臉上流露出雄姿英發的神情。
這位將領不是奧地利人,
卻是奧地利公認的國家英雄。
曾經橫掃歐洲大陸的法國皇帝拿破崙(Napoleon),
與戰無不勝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也公開稱讚過這位名將:
「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
他的名字是薩伏依的歐根(Eugene of Savoy),
或被稱為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他是唯一極具戰略才能的將領,
使奧地利在風起雲湧的18世紀裡站穩了腳。
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
是維也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並主導廣場名承自她,
側翼是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與
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雕像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委任建造並在1887年揭幕,
這巨大的紀念碑描繪女皇坐在她的寶位並被重臣包圍,
馬背上有不少將軍,
浮雕描繪的是當時的政治、經濟與藝術領域,
包含海頓、格魯克、與音樂神童莫札特。
這裡是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 and Memorial)。
霍夫堡皇宮(Hofburg)
廣大宮殿是由西元16-18世紀所建造的舊皇宮,
及19-20世紀建造的新皇宮組成。
當西元1926年新霍夫堡皇宮落成時,
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皇帝卡爾一世已經退位8年了。
我們明天一早,
即將搭機啟程回台灣,
最後一晚在霍夫堡皇宮合照留念。
維也納具有一千八百多年古老歷史,
早在公元一世紀,
羅馬人就在此建立城堡。
維也納舊城區街道狹窄,
縱橫交錯,
兩旁多為巴洛克式、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
馬車在這裡等候觀光客上車,
走訪這個老城市。
造型很特殊的三輪計程車TAXI,
在路旁等候客人上車,
車身應該只能容納一人,
但前後左右視野很好,
可以坐著縱情欣賞美麗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