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51號,
緊鄰台18線公路,
原屬台糖公司牛埔農場所有,
地勢平坦、區位適中,
適宜作為遊客服務中心。
2018年12月2日
我們到此一遊。
2001(民國90)年
旅遊風潮日漸成熟,
加以國內旅遊市場需求大增,
為帶動大阿里山地區的觀光發展,
以服務該地區之遊客人潮,
並提升旅遊品質,
協助地方觀光產業發展。
觀光局於2002(民國91)年
向台糖公司以價購用地,歷經11年,
於2013(民國102)年2月完成主體建築,
由廖偉立建築師規劃設計,
以地景交織、漂浮與動線穿梭等,
打造出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
室內攤位只有一家展售木雕作品,
看起來生意清淡,
或許是時間還早,
遊客還沒有進來。
室外展示一輛紅色老火車頭,
應該是行駛阿里山線專用的吧。
一卡通造型公仔坐在椅子上,
手拿阿里山線三角旗,
向路過遊客打招呼。
才上午八點多就有年輕小伙子,
來這裡當街頭藝人,
敲敲打打,吸引觀光客過來,
最好打賞一些零錢。
近三年後,
2021年8月28日
我們再度進來這裡,
一樣的場景,
但名稱變成不一樣,
以前是阿里山國基風景區,
現在變成希諾奇台灣檜木博物館,
應該是展場出租。
入口處,有奉茶,
當然是賣茶葉的商店,
阿里山茶最出名了。
話談千古事,
茶沏一室鄉。
阿里山茶
是台灣高山茶的濫觴,
茶園海拔在800-1,400公尺之間,
因為阿里山高山氣候冷涼,
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
茶樹芽葉苦澀成分降低,
進而提高茶葉的甘味。
同時因日夜溫差大的緣故,
茶樹生長緩慢,茶葉芽葉柔軟,
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
這些都是阿里山高山茶所展現出的特性。
阿里山高山茶
堪稱是台灣高山茶的代表茶品 。
有人正在呼喚,
於深山幽谷中,
來自故鄉森林的幽邃彼端。
最靠近天空的能量元素。
紅茶的製程與茶葉香氣、
滋味迥異於部分發酵茶類,
若以傳統中式茶藝壺沖泡,
較難表現台灣紅茶特色。
沖泡前需先溫壺,
茶量約為壺的1/5至1/4,
水溫約在95-100度間。
第一泡時間約40秒,
接下來每泡增加20秒,
也有很多茶友喜愛搭配牛奶
或調配為水果茶飲用。
這裡有賣日本冰棒,
1支40元,好貴。
濃郁Q彈口感,
麥芽糖添加。
三隻梅花鹿
在草原上奔跑。
路面有立體畫作,
有台灣獼猴、帝雉及梅花鹿等。
我們只上個洗手間,
馬上要繼續上路趕行程。
遊客中心在二樓,
我們看的是一樓。
不確定是甚麼藝術品,
只見幾塊白色石頭。
這是遊客中心入口處,
場地很空曠。
梅花鹿生態園區,
可能就在附近,
可惜不是我們設定
進去參觀的目標。
這裡應該是梅花鹿生態園區的入口
這裡有歌手演唱隨喜樂捐。
交通建議:
南二高下中埔交流道往中埔方向接阿里山公路,位於台18號公路32K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