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4日,
我們在馬祖旅遊第二天,
大清早搭客輪在南竿福澳碼頭上岸,
第一個景點是八八坑道,
在坑道口來個大合照。
八八坑道有一段窖藏的祕辛,
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
馬祖酒廠接收後,
改為儲酒用,
目前計有4,000公升儲酒槽92個,
可窖藏60度陳年大麴酒368,000公升,
窖藏時間大麴酒5年以上,
陳年老酒20年以上,
馬祖酒廠酒類都採用八八坑道
所在地牛角嶺地下滲透之泉水勾兌調製,
品味獨特。
八八坑道
主體由花崗岩構成,
國軍進駐馬祖後,
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
闢為戰車坑道,
全長200公尺,
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
八八坑道
前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
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
施工期歷時約10年,
於1974(民國63)年完工,
當時司令官夏超為慶祝蔣公88歲誕辰,
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很狗腿吧?
從這裡進去,
就是陳年、大麴、高粱酒的儲存區。
兩岸關係轉趨和緩,
八八坑道改為中華電信的機房,
至1992(民國81)年冬,
軍方移交給馬祖酒廠使用。
八八坑道
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
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
坑道內冬暖夏涼,
長年溫度約15-20℃間,
具恆溫穩定作用,
是絕佳的儲藏酒窖,
尤其陳年老酒,
現存均為15年以上,
更顯其珍貴。
坑道內酒香四溢,
不喝也會醉。
2018年8月4日上午10時許,
我來到八八坑道,
2022年6月27日15時許,
我再度來到八八坑道,
間隔四年又一個多月,
一樣的場景。
一樣的八八坑道口,
但大多數成員不一樣。
聽說馬祖酒廠
註冊登記八八坑道酒,
可惜被雲林縣古坑鄉的
福祿壽酒廠搶先一步登記專利。
馬祖酒廠迫於法令規定,
八八坑道高粱酒不能重複登記,
只能更名為東湧高粱酒,
這是我們導遊講的。
2015年11月7日
馬習會於新加坡舉行,
雙方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會面,
被稱為兩岸領導人會面,
餐會中,
台灣有以金馬的高粱酒招待習近平。
坑道中
泉水自然湧出,
通道溼答答的。
兩側都是密藏高粱酒,
應該是等待發酵吧。
我們導遊熱心解說,
雖然都聽過了,
再溫習一次也不錯,
因為現場解說是導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