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017年
瑞士三峰點火、
四大景觀列車、
五大絕美城市、
雷夢湖遊船10日旅遊,
10月17日上午
在法國霞慕尼(Chanoix)
登纜車上南針鋒 (Aiguille du Midi ),
近觀歐洲第一高峰-白朗峰(Mont Blanc)。
下山用過午餐後,
登上包車前往
蒙投(Mpntreux)東邊郊區,
濱臨蕾夢湖(又名日內瓦湖)畔的
西庸古堡(Chillon Castle)。
雷夢湖
是瑞士與法國的分界線,
大約三分之一屬於法國,
三分之二屬於瑞士。
數百年來,
該湖的船隻航道,
以及前往聖伯納德山隘
(St. Bernhard Pass)的主要陸路通道,
都由這座小島所控制。
位於雷夢湖畔與陡峭山麓之間,
一塊巨大岩石上的西庸古堡(Chillon Castle),
是瑞士最受遊人歡迎的歷史建築。
原來西庸古堡曾是皇室御所,
自12-16世紀達4個世紀之久。
西庸古堡
這個倒映在蕾夢湖上富有浪漫色彩的城堡,
曾經吸引許多詩人與畫家,
今日此地已成爲許多人慕名而來的博物館。
這裡有儲存各式糧食、青菜,
以備不時之需。
建築學家認為,
古堡的底部基石是在11世紀修築完成的。
西庸(chillon),
在法文中是「石頭」的意思,
也許它的得名就源於
它所在的那塊凸出湖岸的巨岩。
13~14世紀時,
這裡是義大利王族薩伏依家族的領地,
第二代薩伏依伯爵聘請著名建築師梅尼耶進行設計,
準備將這個城堡進行徹底改建,
作為家族避暑的行宮。
從1536年到1798年成了伯恩人統治的Vaud洲的所有。
就是他們在城堡留下自己最美麗的裝飾。
隨著1798年Vaud洲的獨立,
西庸古堡也成為他們的所有。
西庸古堡的入口有巨大的柱子,
留下英國著名作家拜倫(BYRON)的筆跡,
有人說那不是拜倫的,
但是因為這個筆跡,
西庸古堡的意義更加深遠,
現在的西庸古堡與拜倫
具有分不開的關係。
西庸古堡不僅是牢獄,
它更像一個莊園,
具有一應齊全的日常生活設施。
但是讓遍遊歐洲的拜倫也深感震撼的,
是古堡的地牢。
地牢裡有堅固的石柱,
柱子周圍留下拜倫思考時留下的足跡。
拜倫1816年到這個小鎮城堡,
寫下他大名鼎鼎的長詩
《西庸古堡的囚犯》,
部分內容如下:
我頭髮已然花白,却非歲月缘故,
亦非一夜之間
如人大禍來臨膽顫心驚,
變成了白髮蒼蒼。
我的肢體已經佝僂,却非勞頓缘故,
而是因卑鄙的休息而鏽跡斑斑,
讓它們飽受了地牢的摧殘。
我的命運一如别的囚犯,
任鐵鍊和鐵欄隔绝開
明媚的大地和天空。
可只因那是我父親的信仰
我就在困鎖囚禁中等待死亡。
瑞士的西庸古堡,
與法國的聖米歇爾山修道院一樣,
都是保存良好的中世紀建築。
不過,瑞士人的規劃更完整,
藉由1:1實物重現當時人們生活。
目前發現的有關西庸古堡,
最早文字記錄是1150年。
每年有超過300萬人(次)到古堡,
參觀城堡內14世紀的壁畫、地下室,
至今依然保留原來面貌的長廊及卧室。
整座城堡共有25座建築、3個庭園,
以及兩道具保衛作用的環形城牆。
這裡展示各式戰士穿著的盔甲。
展出古老的火砲,
一比一的模型。
離開西庸古堡前,
總是要留個影,
曾經到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