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16年3月13日 

花蓮安通古道3日遊的第二天,

安通越嶺古道下山後,

請當地社區發展協會一位先生,

引導我們認識安通社區。 

DSC_0472  

 安通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與富里鄉交界處

放眼皆是青山鬱鬱,景色十分優美,

早年即以「安通濯暖」,

名列花蓮八景之一。 

DSC_0481    

 安通地區的農作物包括稻米

、金針、當歸、丹參、

箭筍、柚子及油茶等。

DSC_0475  

  1930年

日本人在安通興建警察招待所,

並設置公共浴場。

安通溪畔有多處天然溫泉汩汩流出,

當地人在溪畔造了一座簡單的溫泉池,

供居民閑暇時泡澡,

也開放讓遊客免費使用。

DSC_0477   

   安通附近可以去看的景點,

有協天宮、玉泉寺、鐵份瀑布、

六十石山、南安遊客中心。 

DSC_0480  

   安通部落,

位於秀姑巒溪支流,

紅座溪左岸,玉里鎮南端,

居民純屬於原住民阿美族、

平埔族及布農族等人雜居。

其傳統凝聚力強,

對部落皆有共同的認知與相同的理念,

也都積極保存其優良傳統習俗與維護部落。 

DSC_0482  

 放眼望去,

剛播種沒多久的稻子綠油油的,

感覺心曠神怡。

想到人工播種時,

農夫在田中央倒退插秧。

唐   布袋和尚   插秧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其意義說農夫插秧時,

一把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

也看到自己。

凡人通病是僅看到別人短處,

看不到自己的缺失。

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

使本性清澈顯見,

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

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

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

農夫插秧,

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

返到田邊,一畦的秧苗插好,

似退而實進。

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

反而是積極的轉進。

與人相處,

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

能有所成就嗎?

退一小步,換得更大的成功,

豈不是更好?

有人曾為一圍牆,與鄰居起爭執,

捎信給在京城為官的父親,

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過來,

他的父親回兒子一首詩:

萬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為一堵牆而起爭執,真是何苦?

讓他幾尺不就天下太平?

你看萬里長城至今還在,

可是當年的秦始皇在哪裡?

你爭,跟人家鬥氣,

百年後什麼是你的?

不都灰飛煙滅枯塚一堆?

從這裡您能領悟四大皆空嗎?

DSC_0486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